第151章 准扭转贸易逆差
玉树的王捕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章 准扭转贸易逆差,师兄个个如虎似狼似虎 楚媛,玉树的王捕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想到这里,李云湛的心情愈发沉重。他知道,要开设银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银行制度和流程,以确保银行的安全运营。其次,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的银行人才,包括管理人员、柜员、信贷员等。
李云湛拿起一支毛笔,开始在书卓纸上书写关于银行流程和人员培训的计划。他的笔触流畅而有力,仿佛在描绘着大雍经济的未来蓝图。
银行的设立,不仅仅是金融领域的一次创新,更是大雍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李云湛在心中暗暗思索,“银行的运营必须规范、透明,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高效流通。”
他写下了银行的基本运营流程,包括存款、贷款、汇款、结算等业务的办理流程。每一项业务都详细列出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银行的运营有章可循。
接着,李云湛开始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并撰写关于人员培训计划的具体内容。他深知,一个良好的培训计划对于团队的发展和提升至关重要。
在考虑行长人选时,李云湛毫不犹豫地将自家人列为优先选择。毕竟,人都有私心,他相信自己的家人会更尽心尽力地为银行的发展贡献力量。然而,他也明白,能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与此同时,在大宋的边境地区,大雍的大量雪精盐如潮水般涌入。这些雪精盐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给大宋的盐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雪精盐不仅质量上乘,口感鲜美,而且价格极为亲民,仅需五文钱一斤,相较于大宋本土的盐,简直是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大雍的雪精盐供应量极其庞大,完全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这使得大宋的盐业市场瞬间陷入了混乱,许多盐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大宋边境的一些普通百姓,当他们第一次品尝到这种雪精盐时,都不禁为之惊叹。有些人甚至因为长期以来只能食用劣质盐而泛起了泪花,他们感叹终于能够享受到如此优质的盐了。
“如此精盐,雍人贱卖不止这个价吧?”富商满脸狐疑地看着手中的雪精盐,心中暗自思忖。他小心翼翼地将一小撮盐放入口中,细细品味着那咸鲜的味道,不禁惊叹道:“这盐的品质如此之高,若在我大宋,怕是要价比天高啊!”
这位富商的话语引起了周围众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说:“这大雍的雪精盐,不仅质量上乘,而且价格如此之低,这其中必定有什么猫腻。”还有人猜测:“难道是大雍的盐产量过剩,所以才会如此低价倾销?”一时间,各种说法四起,众人都对这雪精盐的低价感到十分不解。
大宋的盐商们更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的盐价原本就相对较高,如今大雍的雪精盐以如此低廉的价格涌入市场,无疑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一些盐商开始抱怨起来:“这大雍的盐商也太狠了,这不是要把我们逼上绝路吗?”更有甚者,直接上书朝廷,要求禁止大雍盐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盐商的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