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前唐遗民
玉树的王捕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5章 前唐遗民,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玉树的王捕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契丹人不甘心被奴役,他们暗中组织起来,试图反抗李云湛的统治。然而,由于力量悬殊,这些反抗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反而让契丹人遭受了更严重的迫害。
李云湛对待契丹人可谓是毫不留情,他不仅在政策上对其进行苛待,而且在法统层面上也完全不承认契丹人所建立的大辽政权。不仅如此,他甚至对大宋的正统地位也持否定态度。
李云湛心中所认可的正统,并非是当前存在的任何一个政权,而是那个已经灭亡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前唐朝。他坚信,只有前唐才是真正的正统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李云湛宣称大雍境内的汉族人民实际上是前唐的遗民。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重塑大雍的法统基础,强调大雍并非是辽国的替代者,而是前唐的延续。
这种观点无疑是对当时政治格局的一种挑战,因为无论是大辽还是大宋,都拥有自己的法统和历史渊源。然而,李云湛却毫不顾忌这些,坚持将前唐视为正统,并以此来为大雍的统治寻找合法性。
然而,这一政策却如同平静湖面上投入的巨石一般,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诸多争议。一些务实的官员和谋士们对李云湛的法统选择表示出深深的担忧。
其中,内阁首辅张文拓更是忧心忡忡,他深知此举可能带来的后果。于是,他决定私下觐见皇帝,向李云湛劝谏道:“陛下啊,前唐已然灭亡一百多年,其影响力早已式微,难以凝聚人心。如今,我们既不承认大辽为前朝,也不承认大宋为中原正统,这无疑是将自己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如此一来,恐怕会招致大宋的敌意,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啊。”
张文拓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况且,大宋在中原地区的根基深厚,其影响力广泛而深远。若我们与之为敌,对大雍的长远发展恐怕并无益处。还望陛下三思啊!”
李云湛道:“朕其实并非真的想要与大宋为敌,而是希望能够为大雍寻得一个稳固且坚实的立足之地。大宋虽坐拥中原之地,但其对北方的民族融合以及边疆治理却有所疏忽。”
大雍若能巧妙地以复兴前唐之名义,将境内的汉族与其他民族紧密凝聚在一起,进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法统体系,那么大雍必将在中原与北方之间塑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存在。
如此一来,大雍不仅能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站稳脚跟,更有可能在未来与大宋并驾齐驱,甚至超越大宋,成为这片大陆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