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可乐的菜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国师府中藏魍魉 月照丹炉现真形,竹杖奇缘录,爱喝可乐的菜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河水浊,胡杨萧瑟。蔡佳轩与王嘉馨踏过三春柳丛生的渡口,忽见北岸黄土道上横七竖八躺着几个衣不蔽体的百姓,其中一个老妇人正抱着个空筐恸哭,筐沿还沾着几星朱砂色——那是北方民间给孩童祈福的颜色。

\"阿婆,这是...\"王嘉馨蹲下身,素手轻拂老妇人颤抖的肩膀。她腰间九龙剑穗随动作晃出细碎银芒,正映着老妇人浑浊泪眼中的绝望。

\"国师要炼大还丹,说是能让陛下寿与天齐...\"老妇人突然抓住王嘉馨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她苍白的皮肤,\"八十个童男,八个童女,要取心肝做药引啊!我家虎娃才七岁,被府兵拖走时还喊着要喝羊奶...\"

西风卷着沙砾打在蔡佳轩青衫上,他握竹杖的手骤然收紧。自进入北魏境内,沿途所见尽是断壁残垣,昨日在驿站还听闻平阳郡整村的孩童被搜捕,原以为是战乱流寇,不想竟与那传说中能通神的国师有关。

\"嘉馨,你看那边。\"他忽然指向暮色中的官道,十余骑黑马正风驰电掣而来,马鞍上挂着的朱漆木笼里,隐隐传来幼童的啜泣。

王嘉馨指尖轻抚剑柄,雌雄寒光剑本是一对,雌剑此刻在她腰间泛着冷冽青光。自长江渡口一别,这柄剑随她斩过胡骑的弯刀,也在乌衣巷的月光下映过家族的背叛,此刻却因童稚哭声而震颤。

\"留活口。\"蔡佳轩低喝一声,竹杖已化作青影掠出。这竹杖原是江边采摘的一只细长野竹,经他以无名老道所传秘法炼化,此刻舞出时竟隐隐带起风雷之声。首当其冲的骑士刚要拔刀,手腕已被竹梢扫中,木笼\"砰\"地坠地,滚出个缩成一团的男孩。

\"阿爹!\"男孩脸上青肿,却在看到蔡佳轩时突然扑来,\"救救弟弟,他们说要剜他的心...\"话未说完,身后马蹄声已至,余下骑士呈扇形包抄,刀刃上泛着幽蓝光芒——竟是喂过毒的军刀。

王嘉馨的剑比风更快。她步法本是王氏家传,经她改良越发灵动飘逸,此刻在沙地上竟踏出朵朵青莲虚影,雌剑出鞘时带起的剑气将毒刀纷纷震落。最后一名骑士刚要发信号,忽见眼前剑光一闪,喉间一凉,手中响箭\"当啷\"落地。

\"别怕。\"她蹲下身替男孩整理衣襟,忽然瞥见他颈间红绳上挂着半块玉佩,纹路竟与自己当年解下的王氏玉佩相似,\"你家住哪里?\"

\"平城...西巷...\"男孩突然浑身发抖,盯着蔡佳轩身后惊叫,\"他们来了!\"

漫天黄沙中,十八道黑影踏沙而来。为首者身着玄色道袍,腰间悬着紫金葫芦,正是国师府的护教真人。蔡佳轩竹杖横在胸前,忽觉对方气息诡异,看似道家吐纳之术,却隐隐夹杂着蛇类吐信般的嘶鸣。

\"大胆妖人,竟敢阻挠国师大人公务!\"护教真人抬手便是五道掌心雷,雷光中却混着细小的蛇影。蔡佳轩竹杖连点,将雷火引向沙地,炸出的焦痕里竟露出几截蛇蜕——果然是妖物所化。

\"嘉馨,带孩子先走!\"他长喝一声,竹杖化作万点竹影,缠住余下追兵。王嘉馨刚抱起男孩,忽见远处平城方向腾起紫黑色妖雾,雾中传来孩童的哭号,如千万根细针扎在心头。

是夜,平城西门外的松林里,蔡佳轩借着月光查看男孩颈间的伤。那是道细长的血痕,像是被蛇信舔过的痕迹,伤口周围泛着青紫色。

\"国师府的人,身上都有妖气。\"王嘉馨指尖抚过雌剑剑穗,九龙纹路在月光下流转,\"白天那护教真人,打斗时袖口滑出鳞片,我猜那国师...怕是个成精的蛇类。\"

竹杖突然\"当啷\"落地。蔡佳轩想起无名老道传他《上清剑经》时曾说:\"现今世道混乱,北地多妖,蛇虺成精者善化人形,最喜采补童男童女之气血。\"此刻回想沿途所见,被劫孩童多在寅时失踪,正是蛇类最活跃的时辰。

\"今晚子时,月至中天。\"他望向平城方向,那里有座九层高的观星台,台顶鎏金葫芦在夜色中泛着妖异红光,\"国师炼药,必在观星台后殿。那些孩子...怕是已经被关在丹房里了。\"

子时三刻,观星台檐角铜铃无风自动。蔡佳轩贴着墙根疾走,竹杖前端隐约可见北斗七星的微光——这是他在长江逃亡时,从栖霞山老衲那里听来的\"璇玑步法\",专破妖邪方位。王嘉馨跟在其后,每一步都踩在星位之上,裙角几乎不沾尘土。

后殿传来孩童的啼哭。两人转过影壁,只见十八座青铜丹炉围成圆形,炉中火焰竟是青紫色,每个丹炉旁都绑着个赤身裸体的孩童,胸口贴着朱砂符,鲜血正顺着符纹流入炉中。

\"天杀的...\"王嘉馨声音发颤,雌剑已然出鞘。忽闻头顶传来桀桀怪笑,观星台顶层有人负手而立,月光照亮他青灰色的面皮,额间三道竖纹开合间露出蛇信般的红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雕:从全真走出的剑魔

夜下小白

开局觉醒时间异能,我却只想躺平

转啊转啊

娇软小雌性她自带万人迷光环

吞金貔貅

大秦:寒门小娇妻

君夜

真没必要让我重生

刘大咪

这个女配惹不起

淡淡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