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巴蜀风云与楚国谋动,重生之项羽崛起,大鹏,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巴蜀大地,风云变幻,刘邦与程奇之间看似稳固的同盟,在权力的漩涡中摇摇欲坠,最终土崩瓦解,矛盾如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发。
起初,刘邦势单力薄,无奈之下投靠程奇,蛰伏在其麾下,等待时机。平日里,他对程奇态度谦卑,出谋划策时言辞恳切,训练军队时也极为用心,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然而,刘邦内心深处的野心如同深埋的火种,从未熄灭。随着手中的势力逐渐壮大,他的野心也愈发膨胀,对权力的渴望如饥似渴。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开始暗中布局,频繁与军中将领来往,用金钱、官职和承诺,拉拢他们成为自己的亲信,逐步将自己的势力渗透进程奇的核心权力圈。
程奇并非等闲之辈,刘邦的小动作他尽收眼底。他意识到刘邦是个潜在的巨大威胁,对其警惕之心日益加重。为了遏制刘邦的势力扩张,程奇开始采取行动,先是以军队调动为由,削减刘邦的兵权,将他手中的精锐部队收回大半;接着,又对刘邦的行动进行限制,试图将他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刘邦面对程奇的打压,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他深知,若不采取行动,自己必将被程奇彻底架空,再无翻身之日。
终于,在一次决定巴蜀未来战略走向的军事会议上,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刘邦提出攻打附近一座富饶城池的计划,他认为拿下这座城池,不仅能扩充物资储备,还能增强自身实力,是壮大势力的绝佳机会。然而,程奇却认为此计划过于冒险,一旦进攻失败,不仅会损失大量兵力,还可能引发周边势力的围攻。他当场驳回了刘邦的提议,并且言辞激烈地指责刘邦是为了一己私利,故意挑起不必要的战争。
刘邦听到这番指责,顿时怒目圆睁,猛地站起身,双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震得桌上的竹简都散落一地。他指着程奇,大声反驳道:“你这是胆小怕事!如此大好机会摆在眼前,你却不敢把握,真是鼠目寸光!你口口声声说我为了私利,难道你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才处处打压我?” 两人针锋相对,言辞激烈,互不相让,会议现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会议结束后,刘邦知道,双方已经彻底撕破脸皮,再无缓和的余地。他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带着新收的猛将雍齿,迅速集结自己的军队,向程奇发起了猛烈进攻。
一时间,巴蜀大地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彻云霄。战场上,雍齿骑着一匹矫健的黑色骏马,手持长枪,如同一把利刃,冲锋在前。他所到之处,程奇的士兵纷纷败退,无人能挡其锋芒。程奇见状,亲自坐镇中军,指挥军队顽强抵抗。他迅速调来军中擅长弓弩的士兵,组成密集的箭阵。刹那间,万箭齐发,如暴雨般射向刘邦的军队。刘邦的士兵们纷纷中招,进攻势头也因此被暂时遏制。
刘邦见此情景,立刻改变战术。他下令士兵们手持厚重的盾牌,紧密地结成方阵,一步一步缓缓向前推进,逐渐靠近程奇的阵营。程奇则派出精锐的骑兵,从侧翼迂回包抄,试图打乱刘邦的方阵。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攻守,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这场战争打得昏天暗地,日月无光。
与此同时,在楚国的大地上,经过半年的精心治理和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萧何成功地将育儿经验和孕妇护理知识推广到民间,百姓们的生活日益安稳,新生儿的出生率显着提高,幼儿夭折率大幅下降,整个楚国洋溢着新生的希望。韩信严格训练军队,通过各种严苛的训练和实战演练,楚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士兵们个个士气高昂,斗志昂扬。范增则全力整顿朝堂秩序,清除腐败,选拔贤能,使得楚国上下政令畅通,官员们各司其职,一片清明。
此时,虞姬再有两个月即将临盆,项羽满心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沉浸在即将为人父的喜悦之中。然而,作为楚国的领袖,他始终密切关注着天下局势。当他得知刘邦与程奇爆发战争的消息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剿灭二人、扩充楚国势力的绝佳时机。于是,项羽紧急召集范增、韩信、萧何、张良等人来到将军府商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