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哈哈之君有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章 工读通婚(民族融合),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潘哈哈之君有道,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日后,南郡的竹楼里飘出糯米酒的香气。阿依莎的织机旁,嬴成笨拙地握着木梭,手指被经纬线缠得打结。“齿轮纹要顺着凤凰的尾羽走,”陈墨递过青铜卡尺,“就像秦人的直道,要顺着越人的山势修。”

窗外,越人青年正在试用双铧犁,铁犁翻出的土块里,埋着半块刻着秦隶的竹简——那是陈墨父亲当年戍边时留下的《齐民要术》残页。阿依莎忽然发现,嬴成的手腕上,不知何时多了道浅红的勒痕,正是织机木梭磨出来的,与她掌心的老茧遥相呼应。

“原来织锦不是穿针引线,”嬴成忽然低语,“是把两个民族的魂,织进同一块布里。”他抬头看见火塘上的青铜鼎,鼎身刻着新铸的图腾:齿轮环抱着凤凰,秦隶与越文在火光中交织,“陛下说得对,好手艺不分族别。”

五、丝路起点的齿轮

三个月后,长安西市。西域商队的骆驼队停在“秦越工坊”前,商人们盯着货架上的合璧锦,凤凰尾羽的齿轮纹在阳光下流转着七彩光。“这种锦,在大月氏能换十匹汗血宝马。”为首的粟特人摸着胡须,“但我们更想要织锦的技术。”

陈墨从柜台后走出,袖口露出越人特有的鱼纹刺青。他捧出一本图册,上面画着合璧锦的织造流程,关键处却用秦隶写着:“需习越人雷纹淬火,方得此锦”。粟特人忽然发现,图册的装订方式竟是越人的竹篾穿线法与秦人的宣纸装裱术结合。

“要学技术,先学文字。”阿依莎端着青瓷茶盏走来,茶盏底部刻着双语铭文,“秦隶记技艺,越文传歌谣,合在一起,才是天下大同。”她的耳坠晃出细碎的光,正是用合璧锦的边角料编的,齿轮与凤凰的图案,在西域商队的惊叹中轻轻摇曳。

六、文明的经纬线

咸阳宫的织室里,李岩看着新呈的合璧锦贡品,指尖划过凤凰尾羽的齿轮。锦缎的边缘,用越人秘银绣着一行小字:“阿依莎的孩子,会说两种语言,懂三种手艺”。他忽然笑了,提笔在《百工通婚令》修订案上批道:“胡汉联姻所生子女,可兼修各族技艺,赐‘双工爵’——让文明的经纬,在匠人手中织得更密。”

御案旁,尚未冷却的青铜印泛着红光,印文是新刻的“工融”二字,齿轮与凤凰环绕其间。窗外,百工署的锻铁声与越人村寨的织机声交织,形成新的晨钟——当秦人的齿轮嵌进越人的凤凰,当越人的雷纹攀上秦人的直道,所谓的“华夷之辨”,早已在叮叮当当的技艺碰撞中,熔铸成更璀璨的文明。

而在南郡的竹楼外,阿依莎的织机正在编织新的图案,这次是西域的葡萄纹与秦地的云雷纹。陈墨抱着刚满百日的孩子站在旁边,婴儿的襁褓上,用两种文字绣着:“工者无界,技传天下”。雨滴落在织机的齿轮上,溅起细碎的光,就像无数文明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终将长成遮天蔽日的大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灾末世:囤满物资的我被偷家了

屋里听雨

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

潘仲

斩首废后?疯批假公主回京杀疯了

墨子墨

工农兵大学生

艾叶子

末世:带着军哥哥们去修仙

一鹿溜溜溜

开局废柴,我可随意增减

神笔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