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哈哈之君有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章 乐官造反(文化清洗),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潘哈哈之君有道,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娥却淡笑道:“公孙大人,您腰间的玉磬挂件,昨日还在临淄勾栏听《下里巴人》,怎的今日就听不得变徵了?”她顿了顿,“再者说,《周礼》有云‘八音皆作,无相夺伦’,如今秦钟能让八音各显其美,正是合了先王制乐的本心。”

冷州鸠盯着赵娥腰间的玉磬,突然想起三个月前,乐府招募盲女习乐的告示。原来李岩早就盯上了这些“目盲心聪”的女子,用十二平均律将她们训练成活的调音器——当旧乐官还在靠肉眼校准时,秦宫的乐师已能用耳朵听见音高的细微差别。

“传朕旨意。”李岩抽出鹿卢剑,剑尖轻点“黄钟”律管,“即日起废除‘贵族专属音阶’,民间皆可用变徵、变宫之音。太乐署重组,赵娥任大乐正,冷州鸠等旧乐官……”他瞥向已裂成三截的牛骨律管,“去蜀地教僰人唱秦歌吧。”

殿外突然传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不知何时,太庙外墙已围满百姓,他们手中举着用竹筷和陶罐自制的简易乐器,正跟着编钟的余音哼唱《蒹葭》。冷州鸠看见,一个衣不蔽体的乞儿竟用树枝在地上画出十二平均律的音阶图——那是三天前乐府在市集张贴的“听音识字”图谱。

“大人,不好了!”正当此时,一名墨者弟子浑身血迹闯入殿内,“洛邑旧贵族劫了乐府工坊,说要毁了十二平均律的铸模!”

李岩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半片青铜残片:“冷乐正,你以为藏在洛邑的铸模是真品?”残片上的“黄钟”二字与牛骨律管如出一辙,“早在半年前,腹?先生就发现,周制律管的长度误差足有三分——真正的十二平均律数据,都在这里。”他指向赵娥腰间的玉磬,每枚磬身都刻着细小的刻度,正是墨者用圭表测量日影所得的音高数据。

冷州鸠突然想起,上个月墨者在阳城测影时,曾向他请教“律吕相生”之法。原来那时起,李岩就借旧乐官的手,验证十二平均律的可行性,待他们自以为抓住秦乐的“破绽”,却早已掉进预先挖好的陷阱。

暮色降临太庙时,赵娥独自坐在编钟架前。指尖抚过“无射”钟的棱面,她听见远处传来新铸的铜铃声——那是咸阳百姓自发制作的简易乐器,正用变徵之音演奏新学的秦歌。

“乐府令,这是陛下送你的。”墨者弟子捧来木匣,里面是副青铜导盲杖,杖头刻着十二平均律的音阶图,“陛下说,今后大秦的乐声,要让天下人都听得清,看得明。”

赵娥握住导盲杖,杖头的铜铃与编钟余音共振,在她脑海中勾勒出太庙的全貌。她知道,这场乐官造反不过是旧时代的挽歌。当十二平均律的编钟声响彻函谷关时,那些曾被贵族垄断的“正声雅乐”,终将化作春泥,滋养出属于千万黎民的新乐章。

回到乐府时,案头摆着腹?的密信。赵娥摸索着信上的盲文,突然顿住——末段用速记符号画着个震碎的钟体,旁边注着:“若将编钟的共振原理用于弩机,或可制‘振金弩箭’,百步内震碎甲胄。”

她轻轻合上密信,窗外,秦歌的旋律正乘着冬日的寒风,向更遥远的地方蔓延。那些曾经只能在贵族宴席上响起的乐声,如今已扎根在每一个大秦子民的心中,成为他们对抗旧世界的号角。而赵娥知道,自己手中的导盲杖,不仅能指引盲者的道路,更将成为新时代的乐声之杖,引领大秦走向更辽阔的音乐天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灾末世:囤满物资的我被偷家了

屋里听雨

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

潘仲

斩首废后?疯批假公主回京杀疯了

墨子墨

工农兵大学生

艾叶子

末世:带着军哥哥们去修仙

一鹿溜溜溜

开局废柴,我可随意增减

神笔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