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静与动,工农兵大学生,艾叶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课间休息时,大家都沉浸在听课的兴奋之中,纷纷议论起来:这个学期授课的几位老教师、比如病原生物学的童老师、解剖课的张老师、许老师、助教李老师、陈老师、生理课的孙老师、生化课的张老师……
他们在授课的时候,那种对专业的热爱精通、全神贯注完全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地;言传身教,使学生们看到了什么是务实积极、专注敬业、勤勤恳恳。
这所全国最小的医学院、却有一批医学基础课、专业知识非常扎实的老教师;最感染熏陶学生的、就是这种品质!!!
周日算作最后一次小休整,忆江南和贺和平相约去浮州市新运动场看一次运动会,这是和平调班以后,两人的第一次相约活动。
忆江南的兄弟们体育都非常好,哥哥在文化大革命前的省运会上,就夺过青少年组百米赛跑、跳高、和跳远的冠军,曾经被西江省青年蓝球队看中过。
忆江南对球类运动也是很有兴趣的、什么篮球排球羽毛球板球乒乓球都会一点;她乒乓球反手球打的比较好、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差一点就去了省体委举办的暑假乒乓球集训队。
一班有倪子祥、岑俪琳、秦隽、沈玉其、章广田、黄秀玉参加学校田径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课外训练就参加地区一级比赛。
体育场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除了身着红绿黄蓝色运动服的运动员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男女老少的热心观众。
体育场东边是看赛跑、西边是看跳远、南边是看跳高、北边是看掷标枪扔铅球的……每个比赛区域的观众都是围得水泄不通的。
广播里不时传来运动员进行曲和激昂动听的音乐、项目开赛找人的通知、播报某项赛出的成绩和名次、各个单位宣传鼓动的来稿…….
音乐令人振奋、兴奋的情绪在喧嚣、强健的胴体充满着青春活力、这种地方就是要拼命的跑、跳、蹦、越、冲,掷、扔......就是要速度要力量要激情要拼搏、要成绩要名次要奇迹……就是要见证青春活力和生命极限的时刻!
忆江南和贺和平先是东看看西转转南探探北站站,被竞赛的气氛感染,兴致盎然起来了。
一直到碰上了班里来看比赛的屠金荣和雷海贵两位男同学,才知道倪子祥是比200米赛跑,他们特意赶过来为他加油的。
几个人汇聚一块,先看女子200米赛跑。
二班长柳美荷在第一小组赛中获得第二名;三班副班长赵冬梅在第二组比赛,原本是跑在最前面,谁知道离终点还有10多米的时候,扑地一跤摔在跑道上,好一会没爬起来;被岑俪琳和黄秀玉左右一架硬是慢走了好一阵子,才缓过劲来。
大伙儿围上去一问才知道“跑得太用力了,眼睛的视网膜充血、眼前一黑什么都看不见就摔下去了”。
同学们都为她感到惋惜,差一点未能进决赛。
忆江南第一次知道运动竞技还是如此的残酷,真叫人心疼,她从来不知道激烈的体育竞赛会与“残酷”挂钩。
她的哥哥,被体委的主任带到省会城市洪州去玩了一趟,仗着腿长身高1.80米的身体优势、懵懵懂懂地在省运会上拿到了百米跑、跳高、跳远比赛第一名的时候,那还是在“四清”运动之前一年,他才15岁。
比赛结束了,被省体委看中、他还乐不思蜀就想留在省青年篮球队,不想回家了;当年如果不是忆爸爸反对,忆江东就是一名专业的篮球运动员了。
老爷子的一句话影响到了他的一生:“打球,你能打几年?还是进工厂学一门技术吧”;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人人都削尖脑袋要进工厂、那就是一个崇尚技术的年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