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红卫兵的蜕变,工农兵大学生,艾叶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真被开除饭碗都没了,退回省城还想有工作吗?纵是再嚣张狂妄的造反派也不敢调皮捣蛋了。
那几个在球场上欺负女学生的男孩子都受到了批评,乖乖地做了检讨。
这件事后,忆江南一战成名。
那164名从洪州分配到界西市的省城学生都认识了忆江南的胆大嘴巴子厉害;得知常将军与忆江南分配在一个小组,都对他发出警告:“那个妹子好厉害,你可不要招惹她”。
进了军工车间,经常加班搞献忠劳动,忆江南和周春琴能吃苦不怕累。
特别是冬天用100号汽油清洗副油箱零件,又不能加温又没有橡皮手套;双手插进冰冷刺骨的汽油里面、冻得一个激灵立刻抽回手、手背皮肤立即就变成了一片白色,还是要很长时间坚持做清洗呢。
副油箱的头前段比一人还高,粗粗的桶状一人双手还环抱不住。
浸泡在酪酸清洗槽中,灌满清洗液有好几百斤重、只能凭借清洗液的浮力、上下左右来回翻滚;这原本是男职工干的力气活,两个女学员都抢着干、而且很快就能掌握要领、自由翻腾清洗。
她俩还与工人老师傅、技校毕业的小师傅打成一片。
政治学习还有车间开大会时,大伙儿难得聚在一起;忆江南就会偷偷地在前排的工人师傅的工作围裙系带上面、时不时地绑上一小团棉纱或者长长的纸屑条子。
散会以后、她就会迅速“逃离作案现场”;然后全车间的工人们,乐不可支地看着那位迈着八字步、身后拖着一根长尾巴、还浑然不觉的“老实人”、摇摇晃晃长行在厂房的过道上....
老实人只是奇怪,今天所到之处,怎么到处都是异常欢乐捂嘴偷笑的景象,他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会拖着一条长长的细尾巴、随着他摇摇晃晃的外八字步伐晃来晃去......
看着取乐的师傅们,一猜就知道:“准是那个小忆、又调皮捣蛋了”。
孩子的调皮,上帝都会原谅,要知道那一年忆江南还不满17岁啊。
手勤嘴甜成天里嘻嘻哈哈不亦乐乎,但又能闹中取静喜欢看书、知道的东西就多;随便与那位师傅们都可以接得上任何话题、深得师傅们的欢喜,都说“这两个妹子,一点不像高干子女”,这便是对她们最大的认可。
忆江南当了车间的赤脚医生,在卫生所集中培训。
工人师傅们主动伸出自己的粗胳膊“我的血管粗,就给你练习打静脉针......第一次打针你不要怕,就像蚊子咬了一口”。
等到培训结束,她和章春秀负责整个车间的预防疫苗注射;车间里有几个从来不肯打预防针的男职工、到处乱窜还跳窗户逃跑、她就敢一个人撵着直到他们服帖讨饶。
事后,她捐献出自己的冰棍票,请那几个男工友吃冰棍,大家反而成了好朋友。
车间里的女职工出了一次严重的工伤事故。
一名来自农村的女工米小华,一只右手被机器碾砸成了一团肉饼;忆江南自告奋勇报名去做医院做24小时陪护,不厌其烦帮助料理其生活。
打饭打水洗脚擦澡剪指甲修头发端屎倒尿,每天定时推着轮椅带病人去散步。
当她心情不好哭哭啼啼、担心自己以后生活不能自理,忆江南还要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宣传工厂对工伤的优惠政策、挖苦心思给她讲故事讲新闻讲笑话;居然能让她保持笑口常开、以至于对她形成依赖性,指定非要忆江南照顾她。
在卫生所,发现有个别工人多开药带出工厂去给他人牟利,别人都装聋作哑,唯有她敢站出来制止:“这个伤湿膏,上个星期,你不是刚刚开过3盒吗?”“这个感冒的药,前天你开了一个星期的量,再开不就是浪费吗?”。
只要没有直接责备他们,那些人也只能是哑口无言。
车间里面开展“斗私批修”运动,从部队退伍分配在同一班组的小曲师傅,有点小私心老是喜欢“化公为私”。
她就写了一篇不点名只摆事实的小杂文,借口自己写不好毛笔字,请曲师傅帮她抄录一遍;反正她又没有点名、只是针对一些不良现象。
忆江南一本正经地把大白纸铺的平平整整,热情非凡地在一旁边端茶递水送上擦汗的毛巾、送上用自己的冰棍票买来的棒冰为他降温;还非常狗腿地为曲师傅磨墨找浆糊搬楼梯......
刚开始曲师傅乐呵呵地一边抄写、一边说起他在部队当班长,在地方上执行“支左”任务,管理一个大工地上千人的经历;那时候身穿军装的他,正是最辉煌的时侯......
他一边说着一边笔走龙蛇地写着,渐渐地发现了文章中所写的事实都是自己的私心杂念......那个脸色不由地一阵红一阵白、拉垮着脸皱起了眉头;无法半途而废骑虎难下、还是得自己用毛笔字抄到大字报上面、进行了一次自我教育;亲自再把这份大字报贴上了墙。
这件事情,搞的车间里的工人师傅们眼泪都笑出来了,指着忆江南说:“这个妹子真是调皮、怎么想得出来这么一个办法,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还真是有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