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7章 乡间体验,工农兵大学生,艾叶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气寒冷、他只是身着一套红色的运动衣、外面披着一件军大衣、与一般的农村小伙子的衣着相比、显得标新立异很是另类、非常“抢眼”。
他目光灵活一看就是个“活络人”,按照农村人的说法“唇薄的人寡情”;难怪贺家的长辈觉得此人不牢靠不稳当。
这位小汪,看得出来言谈举止有那么一点浅薄。
一方面在当民办教师的学校里与一些女职工飞长流短闲言碎语不断;另一方面又对贺和平嘘寒问暖死缠烂打,也不怕贺家人对他的嫌弃;哪怕是不给他好脸色、他再卑微也硬着头皮要与贺和平强找出话题来周旋。
忆江南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那种卑微的态度,心里想着:“还不如自己努力奋斗,强拧的瓜是不甜的。”
经过了2年的磋磨,贺和平已经心灰意冷又不无痛苦地发出了怨怼,那是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感情、是那种多情的柔弱女子的专属。
越是钟情真挚无保留投入了感情的人、越是容易被男方的滥情所伤。
这位“拉菲克”一边在学校里老是传来与她人的风言风语、一边又抓住贺和平不放;搞得她总是面临感情与理智的矛盾、陷入情感的泥泞千回百转总是不能自拔、优柔寡断经受种种烦恼。
真正是应了“最是柔弱女儿心”那句老话。
在爱情中,谁投入的最多最深、一旦遭到变故、必然受伤最重。
爱,是要有一个“度”的,那就是要有对应的爱;最基本的底线就是首先要爱自己,无论如何不能爱的“丧失了自我”。
从这位小汪身上,不由自主会联想到倪子祥、真是“多情总被无情恼”,空有誓言的情感、缺乏对应的交流和回报、最是折磨女儿们的一颗心。
过年了,大院内的子女们照例组团外出拜年。
今年的拜年团,人数骤减,许多第二代的子女、因为成立了小家庭都在自己的家里面抱孩子了;现在最经常谈起的就是孩子家庭、上班学习技术学习英语。
文一杨的父亲是上海人、当年上海滩上的文家大少爷风流倜傥多才多艺、作为名琴票他还是梅兰芳先生的琴师王少卿的高足弟子。
业余时间曾为梅兰芳父子操琴多年、编刊“梅谱35出”、被称为“资深梅谱名家”。
他是土建结构的高级工程师、说的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自然而然就成了大院子女的英文教师。
今年的拜年,每一个人迈进张老师家大门,除了打拱作揖开口第一句就是“happy New Year”;这种中西结合的拜年方式,引得张高工和夫人笑得合不拢嘴。
一众学生团团围坐在两位老人身边,热火朝天谈论起大年三十晚上、由邓在军和杨洁导演的《迎新春文艺晚会》。
现在的大院里面,家家户户都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了,看电视就是当前最吸引每个人的晚间娱乐活动。
这一年的春节晚会有香槟有交谊舞、有斗牛舞还有芭蕾舞《天鹅湖》。
那些艺术界的名演员纷纷表演独唱舞蹈魔术相声京剧、还有戏曲电影《三凤求凰》;汇合了古今中外各种表演形式别具一格、内容丰富多彩格外吸引观众。
第一次,大家看电视守岁一直到次日凌晨1点半。
那个年代、能看电视的人家并不多,据说全国才400多万台电视机,许多没有电视机的家庭、是无福享受这么精彩的节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