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吃烧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哈里发,新的哈里发!,我在印度玩红警,桃林吃烧鸡,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初,公历1992年2月中旬的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沉浸在一片神圣而庄严的光辉中。
一年一度的朝觐活动正值巅峰,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民如潮水般汇聚于此,围绕着禁寺中央的天房,履行着伊斯兰教五大基本功课之一的朝圣仪式——“朝觐”。
天房外的环形广场“马塔夫”被身披白色朝觐服“伊赫拉姆”的信徒们填满,他们面色虔诚而肃穆,脚步轻缓却坚定,逆时针环绕天房巡游七圈,执行着“环游天房”的神圣仪式。这是朝觐的核心环节,象征着对真主无尽的敬畏与归顺。
朝觐者们从天房东角的黑石起始,这块镶嵌在银框中的神圣石头,据传是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伊斯玛仪重建天房时由天使加百列从天堂带来的遗物。
穆民们以黑石为起点,逆时针环绕天房,每绕行一圈,便低声诵念“塔克比尔”(真主至大)和“塔赫利尔”(唯有真主)。他们的声音交织成一片低沉而和谐的祷告,宛如海浪拍岸,回荡在禁寺的每一寸空间。
靠近黑石的朝觐者伸出手,试图触摸或亲吻这块圣石,若无法触及,便举起右手指向黑石,口中轻呼:“奉真主之名,真主至大。”
这一举动是对真主至高无上的敬意,也是信仰的坚定见证。
广场上,白袍如海,穆民们赤足踩在炽热的大理石地面上,汗水顺着额头滑落,却无人抱怨。
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尘土与焚香的混合气味,禁寺四周的高大拱廊下,悬挂着数十盏金色灯笼,散发出温暖的光芒,与天房黑布上的金色《古兰经》经文交相辉映。
人群中有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前行,有年轻人搀扶着父母低声祈祷,还有孩子紧跟在大人身旁,脸上带着懵懂与敬畏。每绕行一圈,他们便停下脚步,面向天房举起双手,祈求真主的宽恕与指引。
七圈完成后,他们来到天房旁的“易卜拉欣足迹”,这是一块据说留有先知易卜拉欣脚印的石头,朝觐者在此进行两拜礼,以纪念先知的奉献。礼拜时,他们低声诵念《古兰经》中的“开端章”,声音虽轻,却充满力量,仿佛与天地的脉动相连。
尽管每年朝觐期间可能发生踩踏事故,穆民们的热情与狂热从未因此减退。
他们相信,能在麦加完成朝觐,是真主赐予的恩典,是灵魂的净化与升华。禁寺上空的七座宣礼塔巍然耸立,每逢礼拜时间,宣礼员的呼唤声从塔顶传出,悠扬而深远:“真主至大,真主至大,我见证唯有真主独一无二……”
声音穿透云霄,召唤着穆民们放下一切杂念,投入对真主的礼拜。广场边缘的“扎姆扎姆井”旁,人们排着长队,用双手捧起清凉的井水饮下,这水据传源自真主为哈吉尔和伊斯玛仪显现的奇迹,饮之如甘露,象征生命的恩赐。
有人将水洒在脸上,有人小心翼翼地装入随身携带的小瓶,带回故乡与家人分享。
这一日的麦加,天空原本晴朗无云,烈日高悬,阳光炽热地洒在广场上,反射在白袍上泛起耀眼的光芒,将天房的黑布映衬得更加庄严。
然而,正当穆民们沉浸在环游与祈祷的虔诚中时,天色骤变。一片厚重的乌云从天边滚滚而来,迅速遮蔽了太阳,将天房笼罩在一片深邃的阴影之下。
淅淅沥沥的小雨随之落下,雨滴如珍珠般砸在大理石地面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打湿了朝觐者的衣袍。雨水顺着天房的黑布滑落,滴在黑石的银框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天地也在低语。
穆民们停下脚步,疑惑地抬头望天,有人低声惊呼:“真主的旨意!”
有人双手合十,低头祈祷。雨水虽小,却让广场上的气氛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肃穆。
信徒们并未散去,反而更加专注地继续环游,雨滴落在他们的脸上,与汗水交融,却无人退缩。
他们相信,这场雨是真主的恩赐,是对朝觐者的考验与洗礼。有人甚至跪地叩首,将额头贴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口中喃喃:“真主啊,感谢你的恩泽!”
就在此刻,禁寺的正门入口处,一道黑袍身影缓缓走了进来。他身披简朴的黑袍,头裹黑色头巾,手握一根粗糙的木杖,眼角带着些许皱纹,看起来约莫四十余岁,脸上蓄着穆斯林标志性的大胡子。
他的步伐沉稳而从容,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某种无形的节奏,身后跟着一群身着长袍的伊斯兰教学者。
这些学者中有逊尼派的教长,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圆帽,神情肃穆;也有什叶派的阿訇,身披黑色斗篷,手持念珠,目光深邃。平日里这两个教派水火不容,甚至在教义与权力上势如仇敌,此刻却罕见地面露虔诚,紧紧跟随在黑袍男子身后,仿佛被某种超凡的力量所感召。
他们走到祈祷人群的外围便停下脚步,齐齐低头,双手交叉于胸前,低声诵念着《古兰经》中的“光明章”,目光却始终投向那个黑袍男子。
广场上的穆民们察觉到异动,纷纷转头望去。当他们的视线落在黑袍男子的脸上时,一种莫名的震撼从心底升起,心脏仿佛被无形的手狠狠攥紧,随即剧烈跳动起来。
那张脸棱角分明,带着一种超越凡俗的威严,紫色的眼眸深邃如渊,仿佛能洞穿人心。人群中有人低呼“真主的使者”,有人屏住呼吸,无数目光交汇在这张陌生却又充满神性的面孔上。
黑袍男子并未言语,只是手握木杖,继续向前走去。朝觐者们像是受到某种指引,自发地分开一条通路,直达天房克尔白前。
没有人开口询问,没有人上前阻拦,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奇异的情绪中,静静注视着他的背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寂静。
黑袍男子走到天房前,停下脚步。他缓缓伸出手,按在天房的黑布上,指尖触碰到那粗糙却神圣的表面,动作轻柔而庄重。
就在这一刹那,淅淅沥沥的小雨骤然停止,天空中的乌云仿佛被无形之力撕裂,一道裂缝凭空出现。
阳光从裂隙中倾泻而出,化作一道明亮的光柱,精准地落在男子身上,将他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中。
他的黑袍在光柱下泛起微光,木杖被镀上一层金边,宛如天神降临。与此同时,乌云深处传来一声低沉的雷鸣,震得地面微微颤动,天房的黑布微微摆动,仿佛在回应这一神圣的时刻。
“真主是诸天与大地的光明。”
男子开口了,声音低沉而悠远,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在广场上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穆民们的灵魂深处。
他转过身,面对广场上无数双注视着他的眼睛,缓缓摘下头巾,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
他的紫色眼眸在阳光下闪着幽光,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而我,穆罕默德·穆扎法尔,真主钦定的伊斯兰教世界的统治者,将会引导迷途与分裂的伊斯兰世界再次走向统一和强盛。我将是伊斯兰世界新一任的哈里发。”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呼喊。
黑袍男子——尤里——手按天房,缓缓绕行一周。每迈出一步,天房便发出一阵轻微的震动,乃至整个禁寺都在微微摇晃。
然而,奇迹般的是,建筑本身却没有一丝损坏,仿佛这震动只是某种神圣的征兆。尤里每绕行一圈,便停下片刻,面向不同的方向,低声诵念《古兰经》中的经文:“真主是光明的灯盏,他的光明如同壁龛中的明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