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吃烧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T-72向前进!,我在印度玩红警,桃林吃烧鸡,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91年8月19日——苏联历史上臭名昭着的“八一九事件”!
这一天,苏联保守派发动政变,试图推翻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坦克和装甲车开进莫斯科街头,局势瞬间陷入混乱。
鲍里斯低声咒骂一句俄语脏话:“该死,撞上了!”
莫拉莱斯迅速冷静下来,低声道:“我们得马上撤。坦克进城,接下来就是宵禁和封锁,出不去就麻烦了。”他看向瓦西里和学生们,“教授,能走吗?”
瓦西里皱眉,但还是点头:“走,必须走。这地方要乱了。”
就在这时,震动越来越明显,远处传来履带碾压地面的轰鸣。
一辆t-72坦克从街角缓缓驶出,炮塔微微转动,炮口指向街道尽头。
紧随其后的是几辆bmp-1步兵战车,车上的士兵端着步枪,神情紧张。
街道两旁的居民纷纷探头张望,有的惊慌失措,有的茫然无措。
莫拉莱斯迅速冷静下来,低声道:“别慌,坦克进城不是冲着我们来的。
先观察一下,看看情况再说。”
他看向瓦西里和学生们,“教授,进屋待着,别出去。”
就在这时,赫鲁晓夫楼上的铁皮喇叭忽然“吱吱”作响,紧接着传出一阵低沉的声音。
鲍里斯和莫拉莱斯对视一眼,认出了那是苏联副总统根纳季·亚纳耶夫的声音。
他开始宣读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的《告苏联人民书》:
“苏联公民们:在我们祖国和我国各族人民命运面临严峻危急的时刻,我们向你们发出呼吁!
我们伟大的祖国面临致命的危险!
由戈尔巴乔夫发起并开始的改革政策,原想作为保障国家迅速发展和使社会生活民主化的手段,却因种种原因已走入死胡同。
失去信仰、冷漠和绝望取代了最初的热情和希望……”
广播声在冷风中回荡,字字句句透着沉重与紧迫。
鲍里斯靠着墙,低声嘀咕:“政变开始了,这就是最后的努力吗?”
莫拉莱斯眯起眼,冷静地分析:“亚纳耶夫带头,说明戈尔巴乔夫已经被控制。
这场乱子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我们这两天估计走不了了。”
瓦西里站在楼道内,听着广播,脸色愈发苍白。
他拄着木杖,低声道:“他们想恢复旧秩序,可这国家已经回不去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仿佛对这片土地的命运早已心知肚明。
广播继续播放:“出现了极端主义势力,它们奉行消灭苏联、瓦解国家和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权力的方针……
应由人民来选择社会制度,但有人企图剥夺他们的这一权利……”
亚纳耶夫的声音铿锵有力,却掩不住其中的虚张声势。
瓦西里看向鲍里斯和莫拉莱斯,“我们现在走不了了,机场和火车站肯定会被封锁,街上全是坦克。”
鲍里斯皱眉,挠了挠头:“那就等等看。
这帮家伙能不能成还不好说,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也不是吃素的。”
他转头对莫拉莱斯说:“咱们在这儿守着,苏联这破船要沉,咱们得找个合适的救生艇。”
莫拉莱斯点头,低声道:“政变刚开始,局势还不明朗。
等一天,明天再看怎么走。”
他看向瓦西里,“教授,你和学生们先休息,别乱跑。”
瓦西里叹了口气,带着学生们回到房间。
伊莲娜站在门口,手里还提着那个布袋,眼中满是担忧。她低声问鲍里斯:“先生,我们还能走吗?”
鲍里斯拍了拍她的肩膀,咧嘴道:“别怕,小丫头。
坦克吓不倒我,等风头过去,咱们照样走。”
他的语气轻松,却掩不住眼中的一丝凝重。
楼外的坦克轰鸣渐渐远去,街道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铁皮喇叭仍在播放《告苏联人民书》,亚纳耶夫的声音回荡在空荡荡的莫斯科上空:“我们呼吁苏联全体公民意识到自己对祖国承担的义务并大力支持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支持在使国家摆脱危机方面作出的努力……”
鲍里斯靠着墙,点燃一根从旅馆顺来的劣质香烟,吐出一口烟雾,低声道:“看那些坦克的去向应该是要去克里姆林宫(戈尔巴乔夫的办公场所)和白宫(叶利钦的办公场所),你说这次他们能成功吗?”
莫拉莱斯站在窗边,凝视远处的坦克身影,沉默不语。
房间内,瓦西里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学生们面露担忧的低声议论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这场政变的结果,等待一个离开这片混乱之地的转机。
莫斯科的天空被阴云笼罩,而这个国家终将会在动荡中化作一片废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