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小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校场比武,汉末听雨,青竹小妖,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陶应领着人马,穿街过巷,踏步而来。正好遇上曹媛。见如此全副武装的人马,军伍之家出生的人,自然感兴趣,拦住陶应问道:
“陶二,你领这么多人马,要去干啥?又是哪家犯事,要抄家灭族么?带上我。”
这样的女子,放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奇女子。爱看热闹乃天性,但抄家灭族的事还要往上凑,实乃胆大。陶应听得无语,将事情简单解释一番,便带上她,继续前进。当整齐的踏步声传来,陶应领着人马,迈着整齐的步伐,闪亮登场。看着气势如虹的队伍,周晨知道,这一定是陶谦手下的精锐之师。对外征战,都是当压箱底的杀手锏用的。陶应倒是给面子,领来这样的精锐之师。不过也只有跟这样的队伍过手,才能完全检验自己家丁的成色。
校场之上,周晨召集这自家家丁和作坊的伙计,立于校场,等待检验。陶应看着这些家丁,一个个站得笔直,精神抖擞,也觉得不一般。尤其是统一的服饰着装,看起来更有气势。这让陶应不再敢掉以轻心。原本打算只上十人的,临时又改成二十人对抗二十人。若自己在一群家丁面前翻船,往后说出去得被人笑死。不过这样的决定,让曹媛有些轻蔑。
“你让二十个家丁对抗你二十人的丹阳兵队伍,这不是欺负人么。一边倒的对抗,能有什么意思。”
陶应解释道:
“无尘这些家丁,有些门道,这站姿气势,都不是一般家丁能比的。咱们保险点,免得阴沟里翻船。”
曹媛并不买账,回了句‘切,胆小鬼’,脑袋一偏,转过头去。
“早知道就带我的女兵出门了,我都不用二十人,十个女兵就可以收拾这群家丁。一看就是样子货,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陶应没理会他的大话,一声令下,四十人的对抗便开始。家丁这边,毕竟没见过世面,看着官兵们气势汹汹的冲向自己。近半家丁忘记这是在演习,李狗子教的那些,也抛到九霄云外,手中的木枪一扔,蹲下抱头,一气呵成。剩下的人看着伙伴蹲下抱头,有些迟疑,不知该如何是好,没几下便被丹阳精兵打趴下。看到场上形势,曹媛不免嘲讽道:
“我说了吧,对付这些绣花枕头,十个人都嫌多。”
陶应没反驳,只觉得似乎哪里不对。李狗子被气得冒烟,冲上去便对那些蹲下抱头的家丁一顿脚踢。然后亲自带着参加对抗。这一次情况比之前好得多,有了领头人,对抗突然变得激烈许多。家丁们克服心中恐惧,开始努力对抗。接下来的时间,家丁们越战越勇,最开始对抗二十人,到后面丹阳兵轮流上场对抗,再到后面二十人对抗三十人,依然不落下风。最后二十人直接对抗四十人,这才被打垮。钢铁一般的意志,在他们身上显现,三个多月的训练,终于有成果。毕竟一日三餐,不论风雪,每日训练,不是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精兵可比。
陶应与曹媛看着这样的训练结果,呆若木鸡。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群才训练三个多月的家丁。怎么会比丹阳精兵还能打。若不是对周晨知根知底,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
“无尘快说说,你是如何训练他们的。为何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这群家丁就有如此战斗力。简直不可思议。”
“这哪有什么秘诀,无非就是一日三餐,好吃好喝的伺候这。然后风雨无阻的每日训练,加上书记官每日教学。”
所谓每日教学,其实是在洗脑。周晨不敢说太直白,所以委婉的说教学。确实也是算是教学,只不过教学的内容,是周晨指定的。那还是正月时候,周晨在市场的桥边,准备写封信给王小二,问问情况。正好碰上严老先生,摆着摊子,代写书信。忍饥挨饿的,一日也赚不着几个钱。一番攀谈下来,周晨就趁机要请他来作坊。白日里给李狗子做书记,晚间教作坊所有人读书识字。虽然有些不地道,压榨了他的劳动价值。可他却干劲十足,屁颠屁颠乐呵呵的教着。这边周晨心中带着歉意,行动上该榨取的,毫不收敛。
而陶应想的,是将训练之法,用于徐州兵马之上。只是一日三餐,每日训练,光这一条,丹阳兵就很难做到。寻常部队,都是一日两顿,五日一操。两顿还是干的稀的,混合着。像丹阳兵,这算陶谦的精兵了,也只是一日两顿干饭,三日一操。其他空闲时间,都是要劳作的。按他的做法,天下没有哪个能养的起。难怪他总是缺钱。他的练兵之法,也没什么不好,陶应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太烧钱。来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本以为是来教训人的。没想到结果会这样,不免有些丧气。转头看向曹媛,问道:
“无尘这群家丁,曹公子如何看?”
“人数太少,难成气候。此等家丁,若能养五百之数,当有可为。”
陶应点点头,的确如此。要养五百这等家丁,每日得花多少钱?这还不包括人员的装备,军饷等。陶应想都不敢想。在徐州即便糜家,要养五百这样的家丁,也不知能养多久。这简直就是金钱砸出来的士兵,浑身都包裹着金钱做的铠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