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年少时的记忆
ZeroCool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章 年少时的记忆,骑马承欢by青灯全文阅读,ZeroCool章,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实在熬不过去,我就端着碗,四处乞讨,漂泊四方,靠百家之食度日……”
或许报纸上的文字唤起了他年少时的记忆。
老朱滔滔不绝地说着。
竟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起劲。
周围的太监们都低着头倾听,老朱说到兴致正浓时,忽然手舞足蹈,放声高歌。
许久。
老朱从喜悦转为悲伤,又重重叹息一声。
“可惜她走了,标儿也不在了。”
他喃喃自语:“我也老了!”
半晌后才重新拿起报纸,继续往下读。
“宣传《大明律》,这个做法挺好。”
老朱微微点头。
随后,目光落在第三版——我的父亲!
老朱的神情突然变得凝重,不由自主地专注阅读起来。
他沉默了,气息时重时轻,眉宇间波澜起伏。
不久,两行泪水悄然滑落。
“标儿!”
老朱低唤一声。
手中紧握的报纸缓缓松开,飘向地面。
这位掌控天下权柄的老人,仿佛在这一瞬衰老了许多。
……
文武群臣依次步入宫门,虽已停止私语,但脸色依旧凝重。
不少人边走边沉思,步伐沉重。
从宫门到大殿的距离并不长。
很快,朱允熥便到达了大殿。
他走在前方,手牵一条绳索,身后则是被缚的蓝玉与傅叶。
朱棣站在不远处,目光时不时扫过,却始终未曾开口。
众臣均已入殿,却不见老朱的身影。
大臣们对视一眼,彼此以眼神传递信息,气氛愈发焦躁。
以老朱的勤勉,早朝从未有过迟到。
等待了半个多时辰,终于听见太监尖锐的声音:“陛下驾到!”
“吾皇圣安!”
文武百官齐齐跪拜。
老朱面上泪迹犹存。
此刻殿中诸人皆低头不敢仰视,自然无人发现。
老朱在龙椅上落座,接受百官的叩拜。
他的目光随即投向那被五花大绑的蓝玉和傅叶。
---
满朝文武之中,**且被绳索捆住的蓝玉和傅叶尤为醒目。
“这究竟是何事?”老朱语气平淡地问。
朱允熥上前。
“禀告皇爷爷,孙儿听闻四叔言,凉国公行事诸多违律。”
“其于军中根基深厚,威势逼人,且性情刚愎,恐日后难以控制。”
“皇爷爷年迈,为江山社稷计,当尽早处置。”
“然皇爷爷顾念往日君臣情谊,不忍下手。”
“况且,凉国公乃孙儿舅姥爷,故皇爷爷犹豫至今。”
“令皇爷爷左右为难,此乃孙儿不孝。”
朱允熥冷眼看着跪在地上的朱棣,语气平淡地说:“皇爷爷,孙儿昨日领锦衣卫拘捕了凉国公,今日本是特意带来,请您处置。”
朱棣的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想到自己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辈耍得团团转,他心中依旧愤懑难平。
然而,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说道:“父皇,儿臣有罪,恳请您责罚。”
话毕,他跪倒在地。
“你究竟有何罪过?”朱元璋的声音平静,却在空旷的大殿里格外清晰。
朱棣愣住了,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定主意。朱元璋虽曾暗示过他对蓝玉的不满,但并未正式下旨,这会儿这样问,究竟何意?
是该承认自己失职泄密,还是承认自己无端生事、挑拨离间?朱棣陷入了两难境地。
他的目光在众武将勋贵间扫过,又看向身边的文臣,最后抬眼看向朱元璋,只见皇帝正注视着他。
朱棣忽然心中一颤。
“你连自己犯了什么事都不知道?”朱元璋再次开口,“朕何时给你下达过旨意?”
“父皇,并非您旨意。”朱棣终于反应过来,连忙解释,“儿臣向来与蓝玉不合,怀恨于心,故意伪传圣旨,**侄儿允熥,令其率锦衣卫拘捕蓝玉,酿成误会。”
“儿臣深知过错,现已认罪,只求父皇惩处。”
若此刻直说是朱元璋之意,自己只是泄密,朱元璋必然矢口否认。毕竟这些武将勋贵并非愚钝之辈,一旦陛下对蓝玉动手,他们岂能独善其身?胡惟庸案的教训历历在目,这些人势必群起反抗。
为了保命,他们也只能如此。一旦局面失控,尚未做好万全准备的朱元璋,恐怕会为了稳定朝局、避免战乱,毫不犹豫地牺牲这个儿子。
他不是朱标,朱元璋心中对他毫无朱标的那种特殊情分。
反倒是承认自己假传圣旨,更容易减轻罪责。
朱棣话音刚落,朝堂上的武将勋贵顿时炸开了锅。
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竟然是场误会?闹了半天,居然是燕王伪造圣旨引起的?
事情的**,是燕王擅自假传圣旨?
顷刻间,众多武将和勋贵纷纷站了出来。
“陛下,燕王如此荒诞的行为,使得凉国公无辜受害,臣恳请陛下对燕王施以重罚。”
定远侯王弼率先站了出来。
“陛下,凉国公为国家征战多年,屡建奇功,如今却莫名遭受此等灾祸,若不严惩始作俑者,恐怕会让大明将士心寒。”
开国公常升紧接着也上前进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