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ZeroCool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章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ZeroCool章,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即便现在停止,也已经迟了。”方孝孺摇了摇头,“消息传出后,市井之间早已添油加醋地传播开来,就算我们不再推波助澜,他们也会继续传下去。”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这段时间,金陵知晓这件事的人,恐怕已有几十万。”
“我们也不能就此站出来澄清事实,又该如何阻止呢?”
朱允炆的脸色骤然一变。
这么长时间的努力,耗费了多少心血。
最终却成了给朱允熥铺路?
即使想到日后朱允熥必将在自己与母妃的联手下丧命,此刻依然感到满腔愤懑。
“啪!”朱允炆猛地拍了一下石桌。
力度太大,瞬间觉得手掌剧痛难耐,他咬牙强忍着疼痛,表情痛苦万分。
“我们的这位陛下性格,真是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黄子澄缓缓叹息道:“自古以来,皇家无情,身为储君,没有人不会被猜忌。”
“然而,当今陛下却很特别,不能用常理揣测。”
“大概是因为他出身寒微,从小缺少亲情,所以格外重视吧。”
“不过,我觉得咱们之前的计划,也并非完全不可行。”
黄子澄看着池中游动的鱼儿,平静地说:“目前陛下和他关系融洽,这些谣言只会让陛下越发满意,认定他是上天选定的储君。”
“但如果哪一天他们之间产生裂痕,局势就会反转。”
“那时,这些谣言将成为谋反的证据,成为杀他的利器。”
“我们并不一定是在为他做嫁衣,大可不必为此懊悔。”
此言让朱允炆的心情好了不少。
黄子澄接着问:“殿下今日去吴王府,可曾仔细观察吴王的伤势?依你之见,吴王是真的伤重,还是在作假?”
方孝孺的目光也投了过来。
朱允炆略作思索,片刻后说道:“学生实在无能,不敢全然确定。”
“即便他的伤属实,也不至于如表面那般严重。”
方孝孺轻轻颔首,道:“这少年年纪虽小,心思却深藏莫测,远超常人。”
“况且头部之疾,即便是神医也难以分辨虚实。”
“我们自是无法判定。”
说到此处,他稍作停顿,好奇地问:“那天派去行刺的人,到底会是谁呢?”
朱允炆接口道:“依我看,定是我那二叔秦王。”
“父亲不在了,他认为自己才是继承大明江山的正统人选。”
“如今祖父要立吴王为储君,他心中怎会甘心?”
“指使他人行刺,也是情理之中。”
“祖父以各种借口严厉惩处他,想必也是因此事。”
方孝孺目光闪烁,说道:“秦王嫌疑最大。”
“但秦王身为藩王,常年在外,不在金陵。”
“此次因故太子丧事回京,待的时间并不长。”
“而那些行刺之人,乃是朴家余孽。”
“远隔几千里外的秦王,又是如何与朴家勾结的呢?”
“若说是回京后才建立联系,那么他们关系的发展也太过迅速了些。”
“短时间内如何能相互信任?又怎能避免泄露?”
“此事怎么看都透着诡异。”
黄子澄却笑了,道:“这是吴王该头疼的问题,我们无需多虑。”
“别看他现在表面风光,朝中根基薄弱,敌人众多。”
“这次刺杀只是开始,日后他面临的危机只会增多。”
方孝孺拿起茶杯,用茶盖轻拨茶水,吹了口气,慢慢饮下一口,放下杯子,说道:
“说起这事,陛下把王弼谋反案交给黄兄审理,不知进展如何?”
此话一出,朱允炆立刻眼睛发亮,情绪激动地说:“对!王弼等人是梁国公蓝玉的心腹,只听蓝玉指挥。”
“蓝玉一直支持朱允熥,若将王弼等人判为谋大逆罪,满门抄斩,蓝玉就失去左右手,势力必定大减。”
“若少了蓝玉等一帮武臣功臣的支持,朱允熥还能凭什么跟别人争夺储位呢?”
“即便皇祖父赐给他,他又能坐得稳吗?”
然而,黄子澄听闻此言,只是轻轻摇头。
方孝孺大惊,忙问:“莫非是找不到足够的证据,无法给王弼他们定罪?”
他神情一凛,郑重说道:“王弼等人那天围攻吴王,已经是重罪了。”
“哪怕查不出别的证据,这也不妨碍。”
“再说,既然是你来审理此案,为了国家大局,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黄兄切不可拘泥于旧法。”
“虽然我们行事一向光明磊落,但此时此刻,也该灵活应对。”
“没证据的话,就捏造一些,强加到他们头上便是。”
黄子澄依旧摇头,看着朱允炆和方孝孺疑惑的眼神,他笑了起来。
“起初我所想的,和献王殿下以及方兄刚才所言,其实并无二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