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开始逃荒
全糖手撕面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开始逃荒,明明是逃荒文,却过分悠闲,全糖手撕面包,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唐明月拉着吴兰兰的手安抚着摸了摸,接着道:“哪里像您家,大柱叔和二柱叔都是能干的,三辆板车上堆的都是粮食。日后指不定我家还得向您借粮食呢。”
唐明月不仅干活利索,嘴皮子更是厉害,三言两语便将矛头指向赵大娘家的粮食。
周围的人听着很有道理,唐家虽然有七辆车,但车上能看见的都是铺盖和干草等东西,一个粮食袋子也没见到。
赵大娘家就不一样,三辆板车上粮食袋子堆得比人高,由赵大娘的老伴和两个儿子推着。她跟其他两个儿媳妇则是挑着其他杂物,两个八九岁的孙子身上也背着一个小包袱。
赵大娘听到唐明月夸她两儿子能干,刚想谦虚几句,就被接下来借粮的话给噎住,她讪讪笑道:“哪里哪里,我家粮食也吃紧呢。”
边说边朝着大孙子走去,“不跟你们聊了,我家大孙子找我。”
笑话,这事可不能应,这年头粮食就是生命,怎么能轻易就许诺借给别人家呢。
吴兰兰见赵大娘走了才松了一口气,还好女儿过来了。
唐溪月在旁边暗暗学习,自己跟原主都一样,是个嘴笨的,跟熟悉的人交流没有问题,但碰到像赵大娘这样子的,怕是也只能跟大伯娘一样手足无措。
说话期间又有几户人家或推着板车或挑着东西过来,唐溪月的目光落在一个清隽的少年郎身上。
少年十五六岁的年纪,身高跟唐溪月差不多,一米七出头,但是因为身体比较瘦削,看上去比唐溪月高一点。
少年费劲地推着独轮板车,兴许是太过用力,那张因为常年大小病不断而显得苍白的脸上浮现淡淡的红晕,竟然比原主记忆中的更加好看。
唐溪月翻看原主记忆时就对这个少年郎印象深刻,没办法,好看的人总是能让人多看几眼的。
唐家人也好看,但是少年郎的好看跟唐家人的不一样。唐家人脸长得不错,配上强壮的身体,给人一种很健康,充满力量的美。少年郎则相反,是能激起人保护欲的美。
少年郎叫陆锦安,是大河村为数不多外姓人,家里只有他和娘亲胡寡妇。胡寡妇也是个体弱多病的,所以两人现在才赶到晒粮场。
“锦安哥哥来了,这里这里!”唐长湖一脸欣喜,跑着过去帮陆锦安推车。
陆锦安没有拒绝唐长湖的帮忙,虽说两人差了八岁,但经常一起挖野菜,唐长湖时常缠着陆锦安学认字,两人算得上亦师亦友。
唐长湖帮着陆锦安把车推到自家对面,就迫不及待缠着他要认新的字。
“锦安哥哥,你昨天教给我的几个字我已经记牢了,再教我几个呗。”小屁孩叽叽喳喳围着陆锦安说个不停,显然很喜欢他。
少年郎跟陈桂花等人打了声招呼就被唐长湖拉到板车旁边蹲下来比比划划去了,胡寡妇这时候才跟了上来,对着陈桂花笑了笑。
村长那边早就商量好逃荒路线,唐小叔也回到了板车旁。
村长跟族老在各家跟前走过一圈,确定人都到齐了就又回到最前面。
村长拿起铜锣轻轻敲了一下,众人目光都转向村长。
“人都到齐了,出发吧。”没有多余的话,村长直接宣布出发。
众人窸窸窣窣动作起来,有车的推车,没车的或挑或背着行李,跟着村长往村口走。唐溪月家走在最后面,前面是胡寡妇和陆锦安。
大河村整整201个人,在今天,离开了故乡,走上漫漫逃荒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