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它堂堂战斗鸡,戏份多很正常吧
全糖手撕面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它堂堂战斗鸡,戏份多很正常吧,明明是逃荒文,却过分悠闲,全糖手撕面包,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枯黄的竹林外,一块平地上,立着各种各样,但是都很简易的窝棚。
平地上一片寂静。
清晨的阳光,洒落在窝棚上,让简易的窝棚有了暖意。
忽然,靠路边的一个窝棚里钻出一个提着铜锣的干瘦老头。
他先是环顾四周,见周围除了窝棚里的人,再无他人后。
便不再犹豫,对着铜锣就开始疯狂敲打,“起床,都快点起床。”
同时走向火堆旁坐着睡的几个汉子,抬起脚,给他们一人来了一脚,“起来,守夜还能睡着,你们这次的粮食没了,今晚加练!”
之前守夜都是无偿的,但是在那次被抢后,村长从村里收集了一波粮食,他跟唐丰成讨论一番后,决定留下一部分,当做公粮。
分发给村里做贡献的人,比如说守夜的,巡逻的,跟其他难民发生冲突冲在前面的,因此受伤的。
唐丰成说,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有粮领还能不积极?村长暗自腹诽。
但是唐丰成还说,光奖励还不行,还要有惩罚。要有纪律,要奖罚分明。
看来还是得跟他们强调纪律,纪律,这是唐丰成从神书上学来的词,村长觉得念着很顺口。
“要有纪律,纪律你们都忘了?”村长不断重复。
汉子迷迷糊糊被踢醒,就收到了奖励没有了还要加练的噩耗。
想要争辩一番,但被村长的淫威和口中的纪律给憋回去了。
听到村长的铜锣声,昨晚因为太过兴奋激动和劳累而倒头就睡的大河村众人纷纷惊醒。
出来一看,发现太阳都出来了。
赵大娘对着太阳伸了个懒腰,口中感叹道,“自从逃荒以来,好久没睡过这样一个安稳觉了。”
每天不是赶路就是赶路,又被抢,又断水的。
昨晚找到了水源,把家里的木桶都装得七七八八,省着够喝一阵子了,压心里的大石头这才松快了些。
加上白天赶路,又劳累了一晚上,所以大家伙都睡晚了。
平时的这个时候大家伙都在路上了。
“是啊,总算睡饱了一回。”严婆子揉着眼睛,打着哈欠出了窝棚,听到有人说话,不自觉搭话。
说完才反应过来,自家窝棚旁边不就是包打听家吗?所以她刚才接了谁的话?
赵大娘也反应过来接话的人是谁,两人对视了一眼,又默契地扭过头去,哼了一声,
赵大娘的两个儿子在拆着自家窝棚,赵二柱将油布对折,赵大柱将铺盖往板车上放,听到这个哼声,两人对视一眼,满脸无语。
娘一见到严婶子就喜欢跟她呛声,但是他们想着把窝棚搭得离严婶子家远一些,娘又不让,说这样会让某人觉得她怕了。
又看向严婶子家,看到跟他们同样无语的严婶子家两兄弟。
四个人都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自家老娘跟严婶子\/赵大娘两个加起来都一百多岁的人了,咋跟两小孩似的。
在村长的不断催促下,大河村所有人手脚都麻利了不少,足足比平时少用了一半时间,就吃得饱饱的,收拾得妥妥当当。
红布一挥,大家离开了这个给他们贡献了好几桶水的竹林,继续赶往传说中的南方。
唐溪月也推着她略有改变的独轮板车,出发。
为什么说略有改变?
因为她的板车上少了一个木桶,多了一个圆筐。
圆筐绑在靠唐溪月的一端,跟板车正好齐平。
筐里窝着一只黄色的圆滚滚的母鸡。
似乎是觉得这个自己亲自指挥着搭建的窝很合它的心意,母鸡全身放松窝在里头,把筐里的空隙全部挤满,堪称严丝合缝。
没错,筐里躺的就是战斗鸡本鸡。
出发前,唐溪月本来是打算让鸡兄自己走的,但是人家战斗鸡可不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