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家访送礼
一只颓废的大肥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章 家访送礼,老婆和别人刚睡过又不联系了,一只颓废的大肥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暮秋的风卷着槐叶掠过公社小学的青瓦,沈明珠的棉鞋尖踢开校门口的碎砖,竹篮里的腌菜坛用旧报纸裹着,报角露出半截“农业学大寨”的标题,正好遮住坛口的麦穗纹暗记——那是沈秀兰用棉线在陶土上掐出的,与沈家鸡窝的木牌如出一辙。她深吸口气,让围裙上的槐叶香盖过坛中灵泉野山椒的清甜,抬手敲响了王校长家的木门。
“明珠啊,”王校长的婆娘开了门,袖口的补丁摞着补丁,却在看见竹篮时眼睛一亮,“快进来,你王叔在批改毕业生的‘上山下乡申请书’呢。”
土炕上摆着半盏煤油灯,王校长的眼镜片上蒙着层灰,正对着张虎娃的申请书发愁:“这孩子算术考了九十五分,”他的钢笔尖敲着纸页,“可成分栏空着——他爹当年给地主放过牛。”
沈明珠立刻放下竹篮,揭开报纸露出腌菜坛,坛口的封泥印着模糊的麦穗:“大婶,这是我二姐腌的‘忆苦思甜菜’,”她故意让野山椒的酸香混着槐叶的苦溢出,“用后山的野椒,拌着公社的麦麸腌的,”她指向坛身,“铁柱队长说,吃了能忆起旧社会的苦。”
王校长的婆娘接过坛子,指尖触到坛口的麦穗纹,忽然想起上个月沈秀兰送的灵泉棉袜,针脚里藏着“平安”二字:“他王叔,”她递过搪瓷缸,“明珠妹子带的辣菜,正好配你夜里的糊糊。”
王校长摘下眼镜,看见坛子里的野山椒泛着极浅的金斑,却被槐叶汁染成暗黄:“明珠啊,”他忽然压低声音,“你家的‘神泉菜’,”他指向自己的胃,“比县医院的胃药还灵,”他忽然皱眉,“可李富贵的割尾队在查‘特殊食品’——”
“校长,”沈明珠立刻从书包里掏出红宝书,内页夹着张《腌菜成分表》,“您看,”她指向“配料”栏,“槐叶、麦麸、野山椒,全是集体土地上的产物,”她忽然轻笑,“赵铁柱队长亲自验过,说这是‘第三生产队的节约成果’。”
王校长的目光落在表格右下角的公章,第三生产队的红印子歪歪扭扭,却正好盖住“灵泉”二字。他忽然指向虎娃的申请书:“明珠,你能不能……”
“校长,虎娃他爹在林场扛木头,”沈明珠接过话头,“上个月给学校修课桌,用的是‘抗虫松木’,”她指向窗台上的新书桌,木纹里藏着极小的麦穗,“陈科长说,这叫‘劳动人民的成分’,比纸上的字更实在。”
王校长的钢笔尖在申请书上顿住,想起沈默诚送的松木确实比普通木料耐用三倍,终于在“成分”栏写下“贫农”。他的婆娘端来两碗糊糊,沈明珠趁机掀开腌菜坛,夹了两筷子野山椒放在校长碗里,椒心的金斑在油灯下一闪——那是灵泉水浸润过的标志。
“大婶,”沈明珠看着对方喝下糊糊,“您的咳嗽,”她从口袋里摸出个小纸包,里面是灵泉水泡过的枇杷叶,“用滚水冲了喝,”她压低声音,“别说是我给的,就说‘后山的野药’。”
王校长的婆娘接过纸包,指尖触到叶片上的金斑,忽然想起沈家的“神泉”传说。她转头对丈夫说:“他王叔,明珠妹子的课,孩子们都爱听,”她指向窗外,“虎娃回家说,算术棒上的麦穗会‘自己排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