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亩产翻倍
一只颓废的大肥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章 亩产翻倍,老婆和别人刚睡过又不联系了,一只颓废的大肥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盐碱地的麦穗在秋风中摇晃,金斑麦芒在阳光下闪烁,却被沈秀兰用槐叶汁提前染成普通的土黄色,只在穗尖保留极浅的金黄——这是空间作物的天然印记,此刻却成了“科委抗虫基因”的最佳证明。沈默轩握着镰刀的手在发抖,不是因为劳累,而是看见公社王主任带着各队队长走来,李富贵的割尾队紧跟其后,手里拎着算盘和量斗。
“老诚,”赵铁柱的旱烟袋在田埂上敲出急促的节奏,“亩产过三百了吧?”他的目光扫过麦穗,比普通麦秆高出两指,“县农技站的人,盯着麦穗的纹路看了三回。”
沈默诚抹了把汗,故意让镰刀磕在空间松木制成的犁具上,木屑纷飞中露出极浅的麦穗纹:“叔,按您记的《科学种田日志》,”他指向田头的木牌,“每亩下种十八斤,出苗率九成,现在穗粒数——”
“沈默诚同志!”王主任的声音盖过秋风,“听说你们的盐碱地,亩产比去年翻两番?”他的目光落在麦穗上,“县革委会的张副主任,一会儿来现场观摩,”他忽然压低声音,“可别让我在领导面前丢脸。”
沈秀兰立刻迎上去,怀里抱着刚割的麦穗,穗尖的金斑在阳光下一闪:“主任,您看这麦粒,”她掰下颗麦粒,用指甲掐开,里面的麦芯泛着微光,“县科委的陈科长说,这叫‘盐碱地特攻蛋白’,”她指向远处的晒谷场,“我们留了五穗做标本,准备送省农科院。”
李富贵的算盘珠子打得山响,忽然插话:“光看穗粒不行,”他指向量斗,“得实打实收,按公社的标准过秤。”他的目光落在沈默轩腰间的铜钥匙——那是县物资局仓库的仿制钥匙,“听说你们用了‘秘密肥料’,是不是资本主义的尿素?”
沈默轩立刻从口袋里摸出个陶罐,里面装着腐叶土和槐叶渣:“李队长,这是‘革命堆肥’,”他晃了晃陶罐,“后山的野艾、老鸹筋,加上公社的牲畜粪,”他忽然提高声音,“铁柱叔亲自翻的堆肥,您闻闻,比资本主义的化肥香多了!”
赵铁柱配合地掏出《堆肥日志》,上面盖着第三生产队的公章,每笔记录都精确到时辰:“李队长,这堆肥,我按‘八字宪法’翻了九遍,”他指向陶罐,“农技站的同志化验过,说含氮量比普通堆肥高两成。”
张副主任的吉普车在田边停下,皮鞋碾过新翻的土地,忽然弯腰捡起粒麦穗:“不错,”他的目光落在沈默轩袖口的麦穗纹补丁,“听说你们用了‘神泉水’灌溉?”
沈默轩心里一紧,面上却憨厚地笑:“领导,这是后山的露水,”他指向岩缝间的陶罐,“陈科长说,露水沾着毛主席语录的精神,”他忽然指向赵铁柱,“铁柱队长每天天亮前接露水,念着‘愚公移山’接满三罐。”
张副主任笑了,拍着赵铁柱的肩膀:“老柱啊,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他望向麦田,“亩产多少?”
赵铁柱立刻掏出算盘,噼啪打得山响:“领导,按保守估计,”他故意看了眼沈默轩,“每亩320斤,比去年的150斤,正好翻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