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北平城
缥缈一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北平城,从战场上的英雄到四合院的街溜子,缥缈一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进到北平城,他们一家先是在前门那里租了一套房子。可是太过热闹,李博这个欢喜啊,每天一睁开眼就是出去闲逛。
要知道他前世可除了修炼还是修炼,一辈子加到一起,也没遇到过这么多的人,还有这么多好玩意儿。
李博是玩嗨了,他没有考虑过别人。李母一看这样不行啊,于是便学起了孟母三迁,便开始四处寻找房子,要求就是既不能影响孩子读书,又不能太僻静了。
这在李博眼睛里,那就是借口,一个刚刚四岁的娃,读什么书,并且那些启蒙读物他早就都倒背如流了。
只要是家里有的书,像什么三百千,四书五经之类的他都会背了。可是即便被他老娘考教了多次,依旧没被相信,就说他是瞎蒙的,这可真把李博给气坏了。
岁数小就没有人权么,几番抗争下来,事实证明,岁数小还就是没有人权。
最后房子是挑得了,一杆子就跑去了南锣鼓巷,那里也是东城的所在,离哪都不远,也是一个好去处。
买下的是一个大院的西跨院,后面还有一个花园。
那李玉虎也是不差钱,作为一个绺子的老大,他即便花了大价钱修了大燕山基地,可是留在手里的钱也是不少的。
简单收拾了一下跨院的房子,添置了一些家用的东西,一家人就搬了进去。
随后又在街口兑下来了一间杂货铺子,这样一家人的北平生活就开始了。
四岁的李博因为修炼古武,再加上家里营养不缺,身高已经接近一米了,跟胡同里七八岁大的孩子,身高都差不多了。
那李母也不是惯孩子的人,见李博见天的疯玩,也不看书,还偏偏问啥都会,直接就给李博摆了一个烟摊。偶尔还让李博出去给送点货啥的,总之就是各类支使。
作为一家之主的李玉虎也不管他们娘俩干啥,每天就都是早出晚归的。
一家三口就这么活在鸡毛蒜皮的日子,一晃就到了李博五岁的时候了,李母就给李博准备了一个书袋,送他去上学了。
到了学堂后,老师讲的李博全会,还能举一反三。于是李博就一路跳级,一年的时间,李博小天才的名声就传了出去,于是他就高小毕业了。
这让李玉虎大喜过望,买了他认为李博爱吃的爱玩的,估计李博会欢喜,可是他忘了,他都好久没跟李博聊过天了,他根本不知道李博现在的爱好。
满心欢喜的回到家里,认为可以显摆显摆,不过李博的不屑一顾让他很是受伤。不过李玉虎也是想得开,自家的孩子是天才,当然也与其他孩子不同了。
于是李博就这样上了初中,不过这一上初中,他的身高不足就显得非常明显了。一米多一点的身高,站在最低都是一米四的人群当中,那就是妥妥的小矮子了。
可小孩子的世界可没有什么老成持重老谋深算之说,往往到最后,都是用拳头说话的。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
李博在开始忍耐了两回同学的欺负后,他就爆发了,最狠的一次,他一个人打了五个同学,于是他就成了他们中学这届里的老大,学校里的学生没有谁敢来招惹他。
初中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就在李博成功的在初中毕业后。卢沟桥事变爆发了,李玉虎变得更忙了,而在家里李母支使李博往外送货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了。
李博在这时候,才知道他的父母像是加入了什么组织,因为他在送货的时候,几次都遇到了盘查,只不过是用他的机灵,让自己化险为夷了而已。
这样的日子过了没有几天,小日子的军队就进了北平城。
于是拦截盘查的人就换成了小日子的军队,李博不大点的时候,就跟李玉虎学习了小日子的语言和德语,虽说会话还不行,但是能读也会写。
这在这个年代,这个能力使他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跑腿小弟。那些小日子也知道在南锣鼓巷那里一个杂货铺里面的小跑堂会日语,是大大的良民。
于是在南锣鼓巷这边有需要翻译的时候,也就过来找他了。当然不是白干活的,不过给他付的报酬,不是用大洋而是小日子发行的货币。
李博也是不去管是什么货币,只要能拿着买东西就行。可在后来,拿着货币买不到细粮,这让李博十分气愤。
不是没货,而是就不卖给国人细粮。再加上一些小日子的浪人在大街上横行不法,根本就不拿国人当人,李博骨子里的劲儿就起来了。
倒不是李博不爱国什么的,他还没有从前世的观念里走出来,在他前世的时候,国家民族这些概念早已经模糊了,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