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m白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梨雪辞里故园梦,云麓词心录:白云着,zym白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叫小梨,\"姑娘歪头看着他,手里握着刻刀,\"这是母亲教我的诗。她说,等梨花再开时,会有个画梨花的人来,让我把这个交给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琉璃瓶,瓶中装着晒干的梨花,还有半块刻着梨花的玉坠,和他袖中那半块严丝合缝。
琉璃瓶在掌心发烫,煜明忽然想起阿蘅临终前欲言又止的模样。原来她早知道自己有了身孕,却怕他难过,一直瞒着。后来疫病肆虐,她将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鹿门山的舅母,自己却没能等到孩子长大。小梨鬓边的梨花,是她每年清明都会替女儿别上的,就像当年煜明替她簪花时那样。
\"母亲说,她最遗憾的是没和先生一起写完那首《青枝词》。\"小梨指着石头上未刻完的诗句,正是阿蘅当年和他唱和的残句,\"她说,梨花开时是重逢,梨花落时是思念,可不管开落,心里的花永远不会谢。\"
暮色漫过鹿门山时,煜明在小梨的带领下,来到一处背山面水的院落。院中有棵老梨树,枝桠上挂着十几个琉璃瓶,每个瓶里都装着不同年份的梨花。树下的石桌上,摆着半幅未完成的画,正是七年前他寄给阿蘅的那幅《梨雪图》,她在空白处添了个执卷的小身影,旁边题着:\"昔日同游春景里,今朝共赏梨雪时。\"
夜风裹着梨花香袭来,煜明忽然听见身后有细碎的脚步声。转身时,看见个鬓角微白的妇人站在月光里,手中握着支梨花银簪——那是他亲手打造的,簪头的月光石在夜色中泛着微光,像极了当年阿蘅眼中的星光。
\"煜明,好久不见。\"妇人开口时,声音里带着哽咽,却又含着笑意,\"我就知道,你会顺着梨花找到这里。\"原来当年她并未离世,只是染上疫病后被舅父接来鹿门山救治,醒来时已记不清前事,直到三年前才渐渐想起。怕他担心,又怕自己病体难支,便一直隐忍着,只通过画和诗句传递消息。
琉璃瓶在风中轻晃,发出细碎的响声。煜明看着眼前的阿蘅,看着她鬓角的白发,看着小梨蹦跳着去捡新落的梨花,忽然觉得十年的思念,都化作了此刻的梨雪,落在心头,融成春水。他取出袖中半块玉坠,与阿蘅手中的半块合在一起,玉坠上完整的梨花图案,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当年你说梨花像易碎的月光,\"煜明轻声说,握住阿蘅的手,感受着那些因劳作而略显粗糙的纹路,\"可现在我才明白,有些思念,就像这梨花,看似易碎,却能跨越十年光阴,在彼此心中,永远盛开。\"
阿蘅低头看着交握的双手,腕上的银簪随着动作轻颤,簪头的月光石映着梨花,仿佛又回到了那年春天,她在梨树下第一次遇见他的场景。那时的他,是汴京来的少年才子,而她,是追着梨花跑的书院千金,谁能想到,一场梨花雪,竟将两人的命运,系了整整十年。
夜深时,三人围坐在梨树下,小梨缠着煜明教她画梨花。阿蘅看着纸上渐渐成型的素雪,忽然想起多年前未写完的《青枝词》,于是提笔续道:\"风摇素锦愁心乱,月照琼林别意长。\"昱明接过笔,补上最后两句:\"今夕共剪西窗烛,梨雪如诗寄肝肠。\"
梨花瓣仍在簌簌落下,却不再是记忆中的凄凉。那些曾被泪水浸泡的思念,在重逢的时刻,都化作了枝头新绽的花苞。煜明知道,往后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梨花盛开,而每一朵梨花里,都藏着他们未说尽的情话,和终于圆满的夙愿。
山涧的溪水潺潺流过,带着落英奔向远方。琉璃瓶在风中叮咚作响,像是时光在轻轻哼唱。这一场跨越十年的梨花雪,终究在鹿门山的夜色里,织成了一幅永不褪色的画,画里有青枝,有素雪,有重逢的人,和长流不息的,关于爱与思念的词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