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m白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竹径寻幽诗骨清,云麓词心录:白云着,zym白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众人纷纷称是。逸风率先提笔,在宣纸上写下首联:“云麓寻幽意未平,竹风松露共秋声。”子轩略一思索,接道:“雁书遥寄千山外,鹤梦轻随万壑行。”
轮到煜明时,他望着观中香炉升起的袅袅青烟,思绪飘向远方。记得去年此时,他还在京城的书院中与同窗争论诗法,如今却在这深山道观,与一众知己以诗会友。这般际遇,倒似梦境一般。于是挥毫写道:“墨染烟霞添古意,诗融山水见真情。”
随着诗句一句句落下,众人的兴致愈发高涨。有人以道观晨钟入诗,有人借秋菊抒怀。当最后一位文友写下“愿将此趣长相伴,不负人间万里程”时,暮色已悄然漫上山头。
玄清道长命道童取来素绢,将众人的诗句工整誊抄。“诸位佳作,贫道将悬于观中‘听松阁’,待他日有缘人来访,亦可共赏此番雅兴。”他说着,又取出一坛自酿的桂花酒,“此酒以云麓山桂花所酿,虽不如尘世佳酿名贵,却别有一番清冽。”
众人围坐石案,分饮美酒。酒液入口,清甜中带着微微的辛辣,恰似这秋日的气候,既有萧瑟之态,又藏暖意于心。煜明望着杯中晃动的月影,忽然想起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不禁感慨:“诗酒相伴,人生快事莫过于此。”
子轩饮尽杯中酒,目光望向远方:“煜明兄可知,方才那首七律中,我最喜你‘诗融山水见真情’一句。诗词之道,本就应从自然中汲取灵气,方能写出真意。”
逸风点头赞同:“不错。就像玄清道长的琴音,看似随意,实则每一个音符都暗合天地韵律。诗、琴、画,说到底都是对天地万物的感悟。”
玄清道长微笑不语,又轻抚琴弦,奏起一曲《梅花三弄》。清冷的琴音在庭院中回荡,仿佛真有梅花暗香浮动。煜明闭上眼睛,任思绪随着琴声飘荡,仿佛看见寒冬腊月里,梅花在冰雪中傲然绽放,不与百花争艳,只守着自己的一片天地。
夜色渐深,众人却无归意。不知是谁提议,以“月下听琴”为题,各作绝句一首。煜明望着天上一轮明月,想起白日里的种种趣事,挥笔写道:“月下听琴韵自悠,清风竹影两绸缪。诗心已醉云山里,不羡人间万户侯。”
子轩写的是:“素月流辉映古琴,松涛竹籁共知音。此身愿化山中客,长伴诗魂守玉心。”逸风则写道:“琴音袅袅入青云,月色溶溶染墨痕。醉卧云溪寻雅韵,何须俗事扰清神。”
玄清道长逐一审阅,频频点头:“诸位佳作,皆有超凡脱俗之趣。可见诗心若明,何处不是云麓仙境?”
直到更鼓敲响,众人才依依不舍地告别。煜明与子轩、逸风结伴下山,月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山间万籁俱寂,唯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溪水声。煜明望着漫天星辰,心中满是欢喜。他知道,今日这场与琴、与诗、与友的相遇,又将成为《云麓词心录》中一段动人的篇章,而他的诗词之路,也将在这山水之间,继续延伸向远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