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m白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章 墨韵传情友天涯,云麓词心录:白云着,zym白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云麓词心录·第四十九章:墨韵传情友天涯
入秋后的城市,银杏叶渐渐染成金黄。煜明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后,抱着一摞古籍资料走进常去的“青梧书院”。这家藏在巷弄深处的书店,木质书架间垂挂着素白灯笼,空气中浮动着墨香与茶香的混合气息。他刚在窗边坐下,手机便震动起来——是晓妍发来的消息,“煜明,浩然在诗词群里发起了线上雅集,主题是‘秋思’,你来吗?”
煜明嘴角微扬,手指在键盘上轻敲:“正有此意,待我寻些灵感。”他翻开带来的《全宋词》,书页间夹着的枫叶书签飘落桌面。望着窗外随风旋转的银杏叶,忽然想起群里文友“墨竹”曾写过的句子:“半卷残云衔落日,一襟秋色抱寒枝。”那清冷又壮阔的画面感,恰似此刻的心境。
线上雅集准时开始。煜明将摄像头对准书架上的诗词典籍,镜头里闪过泛黄的书页与古朴的线装书。浩然的声音率先传来:“今日我们效仿古人,以‘秋思’为题,或吟诗填词,或赏析经典。我先抛砖引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这阕《苏幕遮》,道尽羁旅之愁。”
屏幕上,文友们的头像次第亮起。晓妍分享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音轻柔:“‘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看似写闺怨,实则是对时光流逝的叹息。”轮到煜明时,他举起方才记下的笔记:“受诸位启发,我即兴写了首七绝——‘霜染层林小径幽,西风漫卷几多愁。孤鸿远影衔云去,独倚危栏月满楼。’”
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墨竹”留言:“‘孤鸿衔云’之句,意境浑然天成!”一位新加入的文友“听雪”也赞叹:“尾句‘月满楼’余韵悠长,颇有盛唐气象。”煜明正欲回复,却见屏幕弹出私信——“听雪”发来消息:“冒昧打扰,方才那首诗里‘危栏’二字,让我想起李后主‘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可否请教创作思路?”
两人由此展开长谈。“听雪”真名苏棠,是一名远在江南的中学语文教师,常在课余时间研究诗词。她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教学生赏析《赤壁赋》的趣事:“当讲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时,孩子们眼睛都亮了,说仿佛看到了江上雾气缭绕的画面。”煜明深有同感:“诗词的魅力,本就在于跨越时空的共鸣。我在公司组织的文化活动中,也常通过诗词分享,让同事们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
此后的日子里,煜明与苏棠虽相隔千里,却因诗词结下深厚情谊。他们常在线上交流诗词创作心得,苏棠会分享学生们稚嫩却充满灵气的仿写作品,煜明则讲述职场中如何用诗词化解压力。有次项目紧急赶工,煜明连续熬夜,疲惫不堪时收到苏棠发来的消息:“试试读杨万里的‘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人生的起伏,或许正是诗意所在。”
一个周末,煜明收到浩然的邀约,说有几位外地文友来本市,提议在城郊的“云栖山房”举办线下诗会。那日清晨,山间薄雾未散,煜明沿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上,忽见前方竹林间隐约露出白墙黛瓦。推开雕花木门,院中梅树虬枝横斜,晓妍、浩然和几位陌生文友正围坐在石桌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