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m白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天池寻幽,云麓词心录:白云着,zym白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云麓词心录》第九十七章:天池寻幽
一、尺素邀云
窗棂上的冰花正褪成水墨,煜明搁下狼毫,见案头青瓷盏里的普洱浮着半片残叶,像极了去年深秋落在砚台上的梧桐。邮差的自行车铃在巷口响过第三遍时,牛皮信封上的火漆印正泛着长白山特有的松脂光泽。
“明兄如晤:去岁寄来的《天池志》已读至‘十六峰环伺,池水无波处藏太古’,忽忆及二十年前岳麓山雨夜,君执灯为我补全《水龙吟》末句。今长白山雪融未半,若得空,可携旧词稿共赴天池?弟修远顿首。”
狼毫在宣纸上洇开一痕青墨。煜明望着墙上悬着的《松涛图》,画中两株老松枝干交缠,正是二十年前与修远同游衡山时所绘。那时他们总在课后溜进藏经阁,对着泛黄的《长白山江岗志略》空想天池的模样,修远总说:“真正的山水诗该是天地自己在吟诵,人不过是拾了几片韵脚。”
二、苔痕屐印
火车在松涛中穿行三日,抵达长白山麓时,修远已候在木栈道尽头。藏青色风衣染着未化的雪粒,手中握着半卷毛边纸,正是当年岳麓书院的信笺。
“还记得吗?”修远展开纸页,上面是两首未竟的《鹧鸪天》,墨迹因岁月有些斑驳,“那年你说‘苔痕欲认前朝履’,我接‘云影犹怜去雁踪’,后来总觉得少了些山骨。”
木栈道蜿蜒向上,两侧岳桦树的枝桠间挂着残雪,阳光穿过针叶,在石阶上织成流动的格子。煜明忽然想起二十年前暴雨夜,两人挤在岳麓山半亭里,修远的布鞋浸了水,却坚持要等闪电照亮爱晚亭的飞檐:“只有天地动了笔墨,诗才站得住脚。”
行至山腰,忽见石壁上生着几簇墨色地衣,状若古隶。修远忽然驻足,从帆布包取出磨墨的砚台——竟是当年两人合购的歙砚,背面还刻着“松风同砚”四字。
“苔痕欲认前朝履,云影犹怜去雁踪。”修远蘸着松针上的露水补墨,“如今见了真山真水,才知当年的‘怜’字太浅。天池的云是有筋骨的,你看那岩壁上的云影,分明是太古以来就悬在那里的留白。”
三、镜湖照影
转过十九道弯,天池忽然撞进眼帘。五月的湖水仍含着冰碴,却在阳光里泛着孔雀石般的幽蓝,十六座雪峰倒映其中,像一幅被揉碎又重拼的古画。修远忽然指着湖心岛:“记得《天池志》里说‘潭中时有云气凝结,如仙人对弈’?你看那团雾,像不像当年我们在石鼓书院见过的太极图?”
岸边巨石上,早有先到的旅人刻着“天池一鉴开”,煜明却注意到石缝里嵌着半片贝壳化石:“修远,你说这火山口的湖,怎会有海的痕迹?”
修远蹲下身,指尖抚过化石的纹理:“或许千万年前,这里本就是海的眼睛。就像我们当年在湘江捡的鹅卵石,谁能想到曾是雪山的骨血?”他忽然从包里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翻到夹着枫叶的那页,正是二十年前两人合写的《天池赋》草稿,“那时我们总以为诗意在远方,如今才懂,每片山水都是时间的韵脚。”
山风骤起时,湖面忽然腾起雾霭。煜明看见修远的风衣被吹成振翅的蝶,而他手中的笔记本正被翻到最新的一页,上面用小楷写着:“峰骨浸寒潭,云衣补旧岚。”正是方才观湖时的即兴。
四、松火谈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