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 金光仙控水官 道衍和尚布粮阵,黑衣沙门,青灯轻剑斩黄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四折 三教归粮:一粒粟中藏大千
恰在此时,西方莲台现佛光 —— 观音菩萨踏莲而至,手中玉净瓶洒出甘露,竟将毒水化作清泉:“金光仙,你本是我座下灵兽,为何执迷不悟?当年万仙阵败,皆因逆天而行;今日助修罗族断人粮道,更是堕入无间。” 金光仙见观音法相,双角血晶突然迸裂,露出角根未褪的佛珠印记,控水令上的截教纹章亦开始剥落。
阐教广成子亦驾云前来,将 “玉虚杏黄旗” 展开,旗上 “护民” 二字与粮阵符文共鸣:“截教重术,当知术随德转;你控四海之水,可曾想过百姓腹中饥?” 二圣合力,粮阵中升起 “三教护粮幡”,幡面绘着孔子问礼、老子出关、佛陀托钵之相,中心却是百姓捧粮过独木桥的剪影。
最动人在民间:老妇人捧出陪嫁的 “米缸”,孩童抱着舍不得吃的 “麦饼”,匠人捐出砌房的 “粮模”—— 千万份心意聚成 “人间粮魂”,竟在云端显化出一尊 “仓廪星君”,非仙非神,却头戴斗笠、肩扛粮袋,正是千万护粮者的共相。这尊 “粮神” 踏碎三龙绞粮阵,金光仙的控水令当场崩裂,化作金粉融入粮堆,反在粮粒上刻出 “民以食为天” 的星轨。
尾折 万仓永固:人间粒粟胜仙筹
大阵既破,河水复归清澈,被毒水侵蚀的麦苗竟从根部抽出新芽,每片叶尖都挂着粮符金光。金光仙望着手中剥落的控水令,忽然化作青狮原形,向观音莲台俯首:“原来…… 当年被收为坐骑,不是屈辱,是师父怕我堕入魔道……” 观音轻叹,以杨柳枝蘸粮阵清泉,替他洗去角上血咒:“回去吧,东海有座‘醒粮岛’,可护天下漕粮平安。”
道衍抚摸着粮囤上新生的护世纹,对永乐帝道:“陛下,当年姜子牙封神,封的是仙神;今日咱们布粮阵,聚的是民心。您看这粮粒,哪一颗不是百姓汗珠子凝成?哪一囤不是万家灯火护着?” 皇帝拿起一粒带有人影的粮食,忽见光影中李老汉正教孙子辨认 “护世” 二字,眼眶微热:“原来护世粮阵的阵眼,从来不是砖模符文,而是百姓们盼着吃饱饭、过好日子的心。”
远处,孙悟空扛着金箍棒路过粮囤,见每粒米上都有自己当年偷蟠桃时的猴毛影子,挠头笑道:“嘿嘿,俺老孙偷吃时咋没想到,这粮食比仙桃还金贵!” 申公豹在归墟望着粮阵金光,终于将控水令残片熔炼成 “粮铲”,柄上刻满百姓舂粮的图案 —— 他明白,真正的护世之力,不在翻江倒海的法术,而在凡人护着粮囤、守着灶台的那股子执着。
此后,天下粮仓皆立 “护世粮神” 碑,碑身刻着道衍所撰《粮阵铭》:“仓廪实,民心定;粒粟聚,万魔平。” 每当水患将至,粮囤便会发出舂米与算盘相和的清音,护得九州粮道畅通无阻。因为世人终于懂得:再厉害的控水仙官,也敌不过千万人把粮食捧在手心、护在心头的那股子热乎劲儿 —— 正如定鼎印上所刻:“一粥一饭,皆是护世真章。”
正是:
金光翻浪欲吞仓,道衍排兵用稻粱。
万粒凝魂惊水怪,人间至味是心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