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长街志异
梧桐茶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长街志异,牛奕辰和孙莉的第一次相遇小说,梧桐茶馆,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青黛用中药喷雾软化匾额时,突然轻呼:\"这里有字!\"泛黄的清漆下露出\"红星理发店\"五个红字,落款日期是1965年。对街马大姐冲出来:\"难怪我总梦见旋转灯箱!\"
这场考古热在暴雨夜达到高潮。钟伯书店的门槛石拓出民国商号的银元图案,春晓花坊的砖缝里嵌着公私合营时期的铜纽扣。最惊人的发现来自陈师傅的修车铺——剥落的墙皮下藏着幅褪色壁画:戴前进帽的工人们正将凤凰牌自行车装箱。
第四幕:发间春秋
马大姐最后一次给姜奶奶染发时,染膏盒上积着薄灰。\"真要关了?\"老人摸着珍珠白的发卷,\"八四年你娘在这给我烫的菊花头。\"旋转椅后的照片墙上,八十年代的爆炸头与千禧年的离子烫在晨光中相视而笑。
新店主阿磊的电动推剪声在装修声中格外刺耳。他设计的\"赛博朋克脏辫\"海报刚贴上橱窗,就被贴满老主顾的拍立得照片——张慧芳老师的知青辫,刘建军的抓周头,甚至钟伯的中山装分头。
对决发生在梅雨季。阿磊的3d打印发饰展览遇上马大姐的\"时代发型秀\",当姜奶奶顶着银白菊花头走进展厅时,全息投影正在分解七十年代的三股辫。暴雨突至,两代人用发卡与数据线将防雨布固定在老式烫发机上。
第五幕:暴雨洗尘
档案室进水警报响彻雨夜时,二十把雨伞正往居委会汇集。李主任抱着泡发的台账欲哭无泪:\"五十年的社区记录......\"
\"八三年拓宽路面,\"钟伯突然开口,\"梧桐街原名槐荫里。\"他的普洱茶杯接满雨水,在旧书店地砖上画出街巷变迁图。刘建军掏出发黄的工作日记:\"我爸记着九七年台风抢救包子铺......\"
这场记忆救援持续到黎明。小海用直播回放拼接零碎影像,苏青黛将口述录音转成文字云,林岸把老照片扫描成3d建模。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投影仪在湿漉漉的墙面上投出新版《梧桐街志》,扉页是三十个不同年代的指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