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土法炼焦与化工萌芽
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章 土法炼焦与化工萌芽,摊牌了我真是土匪不过地盘有点大,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成了!成了!这就是焦炭!”陈博文捧着一块还带着余温的焦炭,激动得手都在抖。
他立刻让人把这批宝贝焦炭运到炼钢炉。
当焦炭代替原煤投入炉膛时,火焰明显变得更加猛烈,炉温也迅速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次炼出来的钢水,颜色更加纯净,流动性也更好。
冷却后的钢锭,经过锻打测试,强度和韧性都远超之前的煤炼钢!
“成功了!大帅!我们成功了!”陈博文拿着测试报告,再次冲进林好的办公室,这次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狂喜,“用焦炭炼出来的钢,完全可以满足造枪管和炮管的要求!强度至少提高了三成!您真是神了!这法子太神了!”
看着陈博文那几乎要手舞足蹈的样子,林好心里也松了口气。
“谢天谢地,又没炸…咳咳,我是说,科学原理嘛,总是有用的。”他强装镇定地说道。
然而,惊喜还不止于此。
在进行土法炼焦的过程中,陈博文和他的团队发现了一个“副产品”。
当煤堆在高温下闷烧时,从煤堆底部和侧面的一些缝隙里,会不断渗出一种黑褐色的、粘稠油腻的液体,散发着极其刺鼻难闻的气味。
“大帅,您看这个。”陈博文用一个破瓦罐小心翼翼地装着一些这种液体,递到林好面前,“炼焦的时候,这玩意儿一直往外冒,味道冲得很。我们以前少量收集过,好像叫…煤焦油?”
煤焦油?
林好凑近闻了一下,那股熟悉的沥青混合着某种化学药品的味道,让他精神一振。
这玩意儿…可是好东西啊!
他脑子里关于煤化工的模糊知识再次被激活。
防水、防腐、消毒、还能提取各种化工原料…苯酚、萘、蒽…虽然他记不清具体怎么提取,但知道这玩意儿用途广泛,绝对是个宝藏!
“收集起来!这东西用处大得很!”林好立刻拍板,“陈教授,你查查资料,看看这煤焦油都能干啥用?防水涂料?木材防腐剂?消毒水?”
陈博文愣了一下,看着那黑乎乎、臭烘烘的液体,有些难以置信。
“这…这东西能干那些?”
“试试就知道了!”林好斩钉截铁地说,“这可是咱们‘科技’的新方向!”
他当即决定,在兵工厂旁边,再划出一块地,成立一个临时的“土法化工厂”,专门处理和利用这些煤焦油。
首要目标,就是解决部队急需的防水和消毒问题。
收集煤焦油的过程,堪称奇葩。
工人们在每个炼焦的土坑或者土堆底部,又挖了一个小坑,或者干脆就放上几个大瓦罐、破铁桶。
炼焦开始后,黑褐色的煤焦油就顺着缝隙,一滴一滴地落入下面的容器里。
场面看起来极其简陋,甚至有些滑稽。
负责收集的工人每天都搞得满身油污,臭气熏天,但效率却出奇的高。
大量的煤焦油被源源不断地收集起来。
陈博文带着人,一边忍受着刺鼻的气味,一边开始了对煤焦油的初步利用研究。
经过反复尝试和失败,他们终于摸索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水处理方法。
将收集到的煤焦油加热融化,然后把裁剪好的粗麻布放进去浸泡,捞出晾干。
这样处理过的麻布,虽然变得僵硬,颜色发黑,还带着一股难以去除的焦油味,但防水效果却相当不错!
第一批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黑风牌”防水布很快被送到了部队。
士兵们用它来搭帐篷、盖物资、做雨披,虽然味道难闻了点,但能实实在在地防雨防潮,尤其是在东北这潮湿阴冷的环境里,简直是雪中送炭。
一时间,“黑风牌”防水布供不应求,就连根据地的老百姓也想方设法弄一些回去盖屋顶、糊窗户。
土法炼焦解决了钢铁质量的瓶颈。
煤焦油的意外发现和利用,则为黑风寨打开了一扇通往“土味”化工领域的大门。
从简单的打铁、机械加工,到开始涉足化学工业,虽然一切都还很简陋粗糙,但黑风寨的“科技树”,确实在朝着一个越来越奇怪,但也越来越有用的方向野蛮生长。
林好站在那冒着黑烟、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土法化工厂”外,看着工人们用瓦罐收集着“工业血液”的副产品,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笑容。
他的“土味工业帝国”,又点亮了一个新的、虽然有点歪但绝对关键的科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