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寒冬冷飕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如何养蚕,复仇的刀哥,独立寒冬冷飕飕,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反正大包小包挂在马上好多包,我们五个已经穿戴整齐,备好马鞍子,就在大门口等着高专员。
高专员为了隐蔽安全没有再带随行的警察。其实有我们五个和他一起去就很安全了。
我们一行六人骑马直奔蚕场,蚕场距离铁匠铺子也就是五六里地。在铁匠铺子的东南方向。
在距离蚕场窝棚不远的地方,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声,吓得我急忙抽出匣枪。警惕地四下里搜寻。
而包括高专员在内的他们却都无动于衷,我感到纳闷,就问他们:“枪响,你们没听到吗?”
他们几个都笑了,金河对我说:“唐剑,你不知道,这是养蚕人开的枪。确切地说不是枪,应该叫洋炮。”
金河说完我看看高专员,他点头说道:“是,是老洋炮。”
他们说的老洋炮,我知道,老家也有,我很小就见过。长长的枪管,把黑火药从枪口塞进去,用破布或者废纸塞紧压实,再装进去铁砂,或者钢珠。再塞紧压实。
后部侧面引出一根细引火管,这个引火管儿人们都管它叫奶子,是和枪管铸在一起的。
管口扣上发火帽,发火帽里边是红火药。
引火管用发火帽盖住,把撞击锤扳起来,然后扣动扳机,撞击锤击打发火帽,发火帽爆炸,沿着引火管将枪里的火药引燃,铁砂或者钢珠就可以冲出枪口扑向猎物了。
我听师傅说这种洋炮是从外国传进来的,有的地方叫火铳、土铳或者叫鸟铳等等不一。
我觉得奇怪,蚕场是用洋炮打猎吗。于是,我就问高专员,高专员告诉,这是为了把鸟都赶跑,要不鸟把蚕的幼虫都吃了。
我们也不着急,我就对高专员说:“边走边说说咋养蚕吧!”
接着高专员就把养蚕的过程给我说了一遍,这我才知道柞蚕是咋养出来的。
柞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其一生的28天中,经历了四种形态,即卵、幼虫(蚕)、蛹、成虫(蛾),它以蛹过冬。其四种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
东北这里把柞树,一般都是盘子或者碗口粗细的,离地一米左右高锯掉。然后发出新的树杈子,树杈子当年就能长小擀面杖或者胳膊粗细,它发出的叶子很大,有的比手掌都大,鲜嫩多汁,富含蛋白质。
蚕就是虫的过程,放到山上吃这些叶子长大。当然,它们也是小鸟的美食,于是就用洋炮轰走成群的山鸟。
原来养柞蚕还有这么复杂的程序啊!
“你们山东就没有养蚕的吗?”金河问我。
我告诉他说:“山东有没有养蚕的我不知道,我的家跟前儿是没有,我也没看过养蚕的,前几次来这儿我也没注意,今天才知道。”
一边走一边聊,很快就到了蚕场。
蚕场的赵二贵看我们来了这么多的人,还都骑马挎枪有点害怕。当看到我和金河的时候,就好多了。只是有点惊讶,因为他认识我们俩。
看蚕场的窝棚,叫窝棚其实不是窝棚,是用土筏子盖的三间草房。这三间草房能够遮风挡雨,看蚕场的人在里边吃住,门口有水井。要用辘轳摇上来才能吃到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