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八棱瓜的储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9章 连云港烧尸悬案9,中国凶案笔记,喜欢八棱瓜的储君,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下午三点,足浴城的更衣室飘着廉价香水味,领班李姐翻出小芳的储物柜:里面有个铁皮盒,装着儿子的幼儿园照片、三张奖状,还有半本记账本。陈立军翻开泛黄的纸页,2014年10月记着“东东哥转3000,给明明买奶粉”,2015年2月写着“大海哥转5000,还网贷”,每页末尾都画着小小的房子,有的带着烟囱,有的带着车库——那是她对“家”的最朴素想象,却被网贷和生活压得变了形。

“她总说老家有个瘸腿男人等她结婚,说对方有辆面包车,能拉着她和儿子去看海。”李姐擦着眼泪,“其实我们都知道,她是在多个男人间周旋,拆东墙补西墙,网贷越滚越大……”她突然指着记账本最后一页,“3月28号凌晨两点,她发消息说‘这次真的能安定了’,谁知道那是最后一条消息。”

回到刑警队时,dNA比对结果出来了:冰柜里杀猪刀上的纤维,确实来自死者身上的男士睡衣;而小芳抽屉里的网贷单,还款日期恰好与张大东的转账记录重合——这个以为自己在“谈恋爱”的男人,其实是众多“提款机”中的一个,只不过他投入了全部身家,包括对未来的幻想。

傍晚,陈立军再次走进张大东的卧室,墙角的塑料发财树还在,枝叶间卡着的酒红色假发已经被取下,露出底下斑驳的墙皮。他想起审讯时张大东说的:“她说开肉食店比开面包车体面,以后孩子上学就说爸妈是开店的。”这个细节让他胸口发闷——两个在现实中千疮百孔的人,都把对方当成了救命稻草,却在谎言与贪婪中越缠越紧。

物证室里,那对银耳坠被放进证物盒,银饰的麦穗纹路在灯光下清晰可见。陈立军突然想起王秀芳的话:“她爸说麦穗要扎根在地里,可现在的地,早被网络泡成了沼泽。”他翻开小芳的手机相册,除了几张自拍,全是儿子的照片,有张照片里,孩子举着满分试卷,背后的墙上贴着“家和万事兴”的春联——与张大东卧室的十字绣,隔着现实的千万里。

深夜,陈立军在结案报告里写下:“受害者王芳(网名小芳)因债务压力,通过婚恋网站结识多名男性,虚构职业及感情获取经济支持;犯罪嫌疑人张大东误以为遇到真爱,在对方逼迫结婚及还款的双重压力下,实施杀人焚尸……”他放下笔,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想起张大东储物柜里的冻品清单,想起小芳记账本上的小房子,突然意识到:冰柜里整齐的冻品包装袋,墙上歪挂的十字绣,手机里未发送的分手信,都是他们在孤独中编织的梦,只是这个梦,被现实的火焰烧成了灰烬。

法医最后的报告显示,小芳死亡时,体内有少量苯二氮?类药物成分,与张大东药箱里的抗抑郁药一致——或许在那个凌晨,她曾试图用药物缓解焦虑,却在争吵中忘记了剂量。而张大东永远不知道,他以为的“背叛”,其实是对方在债务深渊里的垂死挣扎;他买来的冰柜,本应装着创业的希望,最终却成了藏纳谎言的冰柜——冰柜之外的真相,比冻品更冰冷,比火焰更灼人。

当晨雾漫过东海县的田野,秸秆堆的焦痕已被新绿覆盖,就像那些被网络掩盖的真相,终将在阳光下发霉、腐烂。陈立军摸着办公桌上的银耳坠,银饰的麦穗纹路硌着掌心,突然明白:有些谎言不是从网络开始,而是从人心深处的缺口生长出来,就像墙皮下的血指纹,永远藏不住真实的疼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成七零极品老妇,我躺赢成首富

亿百万

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

修理所的新兵

废柴修仙:杂役弟子要逆天

望月楼的宪节皇后

林风仙传

铺李逍遥生

假千金种田忙,渣爹一家悔断肠

木子明雪

求婚被拒249次,重生后校花跪求我别走

许多吐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