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八棱瓜的储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 江西单尾灯面包车谜案2,中国凶案笔记,喜欢八棱瓜的储君,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章 不寻常的车祸现场

凌晨三点的贵溪乡村公路,被三盏警用勘查灯照得青白。陈默蹲在摩托车旁,食指蹭过断裂的尾灯支架,金属断口处还沾着半片车漆,淡蓝色,带着细微的橘皮纹路。他掏出放大镜凑近,断口边缘的新鲜毛刺在灯光下泛着银光,像刚被掰开的饼干茬口。

“陈队,血迹采样完毕。”技术员小李直起腰,乳胶手套上沾着褐色的泥土,“从喷溅形态看,至少有两处血泊,这里”——他用激光笔指向灌溉渠旁的草滩,红点在泥土上跳了跳——“是主血迹,呈放射状,应该是动脉出血。”

陈默站起身,膝盖发出轻微的响动。他盯着那摊血迹,在勘查灯冷白的光线下,凝固的血痂呈现出深褐色,边缘蜷曲,像片被晒干的枯叶。根据血迹滴落的密度和方向,他在心里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有人在这里被刺伤,血液喷溅到芦苇叶上,又顺着草茎滴落到泥土里,形成现在看到的放射状痕迹。

“摩托车损伤报告呢?”他接过辅警递来的文件夹,快速翻阅。摩托车后尾灯破碎,碎片分布范围达三米,且集中在右侧,说明撞击力来自左前方,而非正常追尾。更奇怪的是,车架上没有明显的刮擦痕迹,只有尾灯部位有凹陷,像是被某种圆柱形物体撞击所致,比如面包车的保险杠。

“老周头到了。”辅警话音未落,一位裹着军大衣的老汉被带进警戒线。老人浑浊的眼睛盯着地上的摩托车,喉结滚动着,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

“大叔,您昨晚八点经过这里,看见那辆面包车了?”陈默放低声音,递过去一支烟。老汉哆哆嗦嗦接过,火柴划亮的瞬间,照亮他眼角的皱纹,像被犁过的田垄。

“没错,就在那边竹林底下。”他抬手指向公路转弯处,那里有片茂密的毛竹林,此刻在夜风里沙沙作响,“车开得比蜗牛还慢,大灯忽明忽暗,我以为是抛锚了,想过去搭把手,结果那车突然加速,差点撞我三轮车上。”

陈默在笔记本上画下路线图:面包车从竹林后方的机耕道驶出,缓慢接近公路,在晒谷场附近突然加速,撞击摩托车后停下,随后发生搏斗,最后驾车逃离。这个轨迹说明司机对地形非常熟悉,而且特意选择了这个偏僻的转弯处,这里没有路灯,手机信号微弱,是个完美的“作案地点”。

“您看清车牌了吗?”小李追问。老汉摇摇头,又突然想起什么:“车顶好像锈迹斑斑,右尾灯没亮,开起来一颠一颠的,像是减震器坏了。”

陈默和小李对视一眼,这个描述和现场撞击痕迹高度吻合。更关键的是,老汉提到面包车“突然加速”,这与正常车祸中司机紧急刹车的反应截然不同,反而像是故意制造撞击机会。

“把血迹样本加急送市局,”陈默合上笔记本,“重点查是否有利器损伤痕迹。另外,调取周边五公里内的监控,尤其是机耕道入口的摄像头,就算是农用监控也行。”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陈默站在灌溉渠旁,看着技术员用标尺测量血迹与摩托车的距离:17.3米。正常车祸中,伤者通常会在撞击点附近倒地,除非被二次撞击或拖拽,但现场没有车辆碾压的痕迹,只有两行凌乱的脚印,一行是皮鞋印,一行是运动鞋印,后者显然属于东海——根据林芳提供的信息,东海案发时穿着那双蓝色运动鞋。

“陈队,有个奇怪的发现。”小李举着物证袋走来,里面装着几片芦苇叶,“主血迹周围的芦苇叶上有多处折痕,像是被什么东西压过,而且”——他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展开一片叶子——“这里有纤维残留,像是粗棉布,可能来自外套内衬。”

陈默凑近观察,叶片上确实粘着几根灰黑色纤维,质地粗糙,像是工装外套常用的布料。他突然想起老周头描述的司机穿着:“深色外套,戴着棒球帽”,这种装扮在农村并不少见,却恰好能掩盖身份。

回到派出所时,天已经大亮。林芳坐在接待室里,手里攥着个保温杯,杯盖边缘结着一圈茶垢。她抬头看见陈默,眼神里突然涌出希望:“警察同志,找到东海了吗?他是不是受伤了?”

陈默避开她的目光,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目前还在调查。不过林女士,我需要你再仔细想想,东海最近有没有和什么人结仇?比如生意上的竞争对手,或者……”他顿了顿,“情感方面的纠葛?”

林芳猛地摇头,保温杯在桌上磕出声响:“不可能!东海就是个打零工的,平时就爱打个麻将,哪有什么仇人?再说我们刚开麻将馆没多久,虽说抢了点生意,但隔壁王婶那人我知道,绝不会干这种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成七零极品老妇,我躺赢成首富

亿百万

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

修理所的新兵

废柴修仙:杂役弟子要逆天

望月楼的宪节皇后

林风仙传

铺李逍遥生

假千金种田忙,渣爹一家悔断肠

木子明雪

求婚被拒249次,重生后校花跪求我别走

许多吐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