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八棱瓜的储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江西单尾灯面包车谜案9,中国凶案笔记,喜欢八棱瓜的储君,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春霞盯着他,像在听某种外星语言。窗外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那是隔壁王大爷去镇上卖菜。她突然想起刚子走的那天清晨,也是这样的声音,他扛着蛇皮袋,说\"等攒够盖新房的钱,我就回来\",却不知道,她早就不在乎新房,只想要个能陪她看月亮的人。
\"你爱过刚子吗?\"陈默的问题让空气凝固。
春霞沉默很久,久到墙上的挂钟走了半圈。\"年轻时爱过,\"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叹息,\"他会把第一口肉包子塞进我嘴里,会在赶集时给我买根红头绳。后来......后来他越来越像个影子,只有寄钱回来时,才知道他还活着。\"
陈默想起刚子在审讯室说的话:\"春霞去年说,她其实早就把东海拉黑了,那些短信都是他用别人手机发的。\"原来从始至终,春霞都在试图推开东海的越界,而刚子的嫉妒,建立在双重误解之上——既误解了妻子的心意,也误解了自己在婚姻中的位置。
\"你恨东海吗?\"小吴突然问。
春霞摇摇头:\"他就是个缺爱的傻子,以为逗女人开心就能留住什么。\"她苦笑一声,\"其实我们都一样,守着个空壳子,把别人的影子当成月亮。\"
这句话像把钝刀,缓缓划过陈默的心。他想起走访时看见的场景:春霞在井台边洗衣服,两个孩子在泥地里打滚;刚子在东北的冷库吃着冷馒头,盯着手机里妻子的旧照片。城乡的割裂,让爱成了长途电话里的静电声,成了转账记录里的数字,成了节日里快递到家的羽绒服——却永远不是彼此触手可及的温度。
审讯结束时,春霞突然抓住陈默的手腕:\"警官,你说要是我当初没答应这门亲事,是不是就不会这样?\"
陈默抽回手,看见她手腕上戴着刚子送的银镯子,内侧刻着\"永结同心\"。那是他们结婚时买的,三十块钱,现在已经发黑。\"也许吧,\"他说,\"但你可能还是会嫁给另一个出去打工的男人,坐在另一个麻将馆里,听另一个男人说你穿碎花衫好看。\"
春霞愣住了,仿佛看见无数个平行时空里的自己,每个都穿着蓝布衫,坐在麻将桌前,指尖夹着一张永远打不出去的幺鸡。远处传来放学铃声,她想起该去接孩子了,可双手被铐在椅背上,只能望着窗外的天空——那里有只孤雁掠过,翅膀下挂着暮色的灰。
走出审讯室,小吴递来一根烟:\"队长,你说她真的没跟东海有什么?\"
陈默点燃烟,看烟雾在夕阳里散成细沙:\"重要吗?在这个村子里,女人连呼吸都是错的。刚子以为她背叛了婚姻,可真正杀死婚姻的,是我们亲手筑起的围墙。\"
他望着远处的农田,那里有个女人正在给玉米苗浇水,水桶在肩头晃出细碎的光。那身影多像春霞,又多像每个留守妇女的缩影——她们用单薄的肩膀扛起生活,却在流言和孤独中逐渐枯萎,连寻求一句温暖的话,都要被斥为道德越界。
手机震动,是户籍科发来的资料:春霞,32岁,小学文化,育有两子,结婚十年,与丈夫团聚时间累计不足一年。陈默盯着屏幕上的数字,突然觉得每个数字都像一根刺,扎进这个时代的皮肤。
\"收队吧。\"他掐灭烟头,鞋底碾过一片枯黄的树叶。暮色渐浓,审讯室的灯光次第亮起,春霞的身影在单向玻璃后模糊成剪影。陈默知道,在这个夜晚,还有无数个\"春霞\"坐在某个角落,守着空荡荡的屋子,听着时钟的滴答声,等待永远不会回来的月亮。
笔记本上,\"社会派反思\"一栏被补充完整:当\"挣钱养家\"成为男性唯一的价值证明,当\"安分守己\"成为女性唯一的生存法则,情感需求便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是道德越界催生了悲剧,而是压抑人性的环境,让每个寻求光亮的人都成了飞蛾,注定要撞向灼烧的火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