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画一个饼,种一棵种子
修理所的新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画一个饼,种一棵种子,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修理所的新兵,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吴玉华高兴地说:“你说得也在理,不过既然现在是做试验,总得一步步来。而且这儿本来就是一片荒地,也就谈不上熟土的好处了,而且生土改良也不复杂,就像给饿了的人喂点吃的,加大禽粪使用就行。如果大棚里到了冬天真的有那么暖和,咱就直接可以住在里面了,那才叫接近大自然呢!”
赵达说:“哎呀,你这个比喻总是出人意料,再怎么着也不能喂大粪啊!虽然现在只是试验阶段,我们也要把能想到的问题尽量避免,必要的话还得在里面点个炉子升温,大棚里对黄瓜生长需要的温度可绝对不能出岔子。但是人在里面住那可绝对不行,塑料大棚密封得像罐头一样,晚上一个人在里面睡觉,炉子没人看着太危险了,除非亲眼看见炉子灭了才能在里面,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继续生长,人吸多了二氧化碳可就玩完了,这一点得跟大家也要说清楚。”
吴玉华说:“要是想让土墙保温那就干脆打的再厚点,也就不用打土积块了,直接在北面从地面上一层层往上夯土就行了。”
赵达说:“也行,这样还省时间,土墙上面留个宽点长点的平台,要在上面走来走去方便收草帘子才行。那些已经打完的土积块就用在大棚两侧,挨着竹竿打成三角形,这样就能让尽量多的阳光照进来,像给大棚开了好多扇小窗户。”
吴玉华说:“其实我觉得还是棉被保温效果好,咱身上穿棉衣棉裤就很暖和嘛。草帘子就算打得再厚也有空隙,有空隙肯定透风,透风是不是就不保温了,要是保温效果真那么好,以后冬天的晚上,我就住里面和蔬菜作伴了。”
赵达说:“棉被保温效果肯定好,可时间呢?材料呢?这么大的被子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就像盖高楼大厦,总得一步一步来。”
吴玉华笑着说:“这都不是事儿,村里的人现在基本都在家闲着玩呢,收了玉米棒子就种麦子,再浇一遍水又闲下来了。让我家里找人帮帮忙,做两三百米的棉被根本没问题,而且离冬天盖棉被还早呢,我们有的是时间。”
赵达说:“我就这么一说,你看着办就行,毕竟你才是老师,我又不懂。”
赵达心里明白,给别人画饼就像给别人种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虽然自己知道这个梦肯定会成真!当别人的梦能实现的时候自己也就成功了,所以现在只能和大家一起努力,同进同退。
吴玉华说:“要说别人不懂我信,可你说的这些都有道理,不可能不懂。”
赵达打着哈哈就去看十几个人打墙了。
两米多高、两米多厚、八十米左右长的土墙,十几个人又是挖土、拉土,又是加麦秸、夯土,一天也就打了一个棚的三分之一,而且还是在自己地里这么近的距离挖土,就这样十几个人都累得够呛,像跑了一场马拉松。
晚上在吴玉华家里,李宁波也赶了过来,一见面就说:“今天我找了十几个人帮忙,现在地里已经收拾平整了。”
赵达说:“嚯,你们效率高得像火箭啊。其实你也不用这么着急,现在还有好多事没确定该怎么干呢,今天已经重新安排了两项工作,都是吴哥提出来的,所以任何工作都要在实践中改进才行。”
李宁波比较好奇,于是吴玉华就跟李宁波说起了今天在地大棚改进的事。
吴玉华的老婆也找了几个人来帮忙做饭,很快就有十几个人坐在一起聊天。坐在下座的是吴玉华哥哥家的儿子吴振山,他好几次都想过来找赵达说话,这时候见李宁波和吴玉华聊起来了,就过来没话找话地说:“赵叔,我叫吴振山,我今天听到你们说的话了,也觉得你们现在弄这个大棚特别好。我也想跟着你们一起弄,你看行不行?”
这时候一个穿着朴素、围着花色围裙的女人过来说:“振山,别瞎说了,你叔叔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弄好呢。”
赵达笑着说:“你今年多大?”
吴振山说:“2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