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机会
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机会,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你很会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夏白颔首微笑:“既然这批以圣贤之道为念的文人已成为阻碍天下的绊脚石,不如直接换掉,引入一批脚踏实地之人,我认为这些人便是工农。”
借此机会也敦促文人自我革新。
他们长期依赖先贤成果,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是时候让先贤歇息了,也让这些文人重新审视现今的局势。
你可以选择旁观,但我仍会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份“折线图”的构思权当相赠。
不过若真面见君主,我还会送你四个字——直言无讳。
我们的君主以果断着称,最厌恶虚伪逢迎,若被问及,切勿刻意隐瞒,否则迟早会惹祸上身。
仕途艰难,需谨慎行事,三思而后行。
夏白起身离去,很快消失在花纶视线内。
---
花纶坐在椅上,静静目送夏白远去。
许久后才回过神来。
他收拾桌上的废纸。
并未急于离开,而是端起一杯略带咸味的茶慢慢品饮。
茶水清淡,却散发清新香气。
他的目光投向下方那家已关门的京城盐铺。
短短两天,店铺外的计数牌数字从最初的几万降至五万有余。
门外还有许多人驻足讨论计数结果,虽然听不清楚具体谈话内容,但从他们眉眼间的喜悦可以看出端倪。
“夏白,”
“你真的无所畏惧吗?什么事都敢尝试?”
“开启民智之举影响深远,大到连你我都不知后果如何。”
“稍有差池,恐将引发巨变啊。”
“我们之中谁又能承担得起这份责任?”
“我有家族,有广阔的仕途前程,为何要陪你在未知中冒险?无论输赢,于我又何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是读书人的追求。”
花纶的声音被风吹散,他的身影也随之隐没在茶楼之中。
京都盐场。
半个多月过去,这里却热闹了起来。
不少矿工和灶户安顿下来后,也将家中老小接了过来,加上夏白之前私下从寿州、滁州招募的人手,如今盐场周围已然形成一个小聚落,人口多达三四千。
面对这一局面,夏白颇感棘手。
他的盐场与煤矿,并不需要这么多劳力,即便昼夜不停,也用不了三四千人。
这么多人每日需食,实在难以负担。
虽然这些家属并非由他负责安置,费用也多由自身承担,但数千人无地可耕,无生计来源,衣食全赖他供给,经营成本无形中大幅增加。
夏白深陷困扰。
其中尤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多。
临时用工根本派不上用场,重体力活又无法胜任,闲杂事务早有安排,再无多余空缺。
尤其近来,许多盐工家属私下议论纷纷,称他们原本便是灶户,能为盐场效力,工作能力甚至胜过不少现役盐工。
盐业管理处。
不过是一间简陋的木屋。
黑娃埋怨道:“夏哥,又有新的人来问了,说只要您供饭就行。最近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多数是盐工或矿工的家人,昨天盐场都快闹起来了。”
“夏哥,当初就不该让他们过来,全是麻烦。”
“.”
黑娃详细叙述了近期盐场发生的种种状况。
他只有一个想法。
夏哥对他们未免太过宽容。
这些人不该纵容,只会得寸进尺。
若非夏哥慷慨相助,这些人恐怕早已饿死,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抱怨?
该果断驱逐。
夏白静静聆听。
他心中亦在思索应对之策。
灶户家庭往往不止一人,当时他却大多只招收男性,等于放弃了一半可用人力。
当下京都盐业的局势,几乎决定了灶户无法继续制盐,这使得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全压在男人肩上,时间一长,怨气和不满便滋生蔓延。
这一切都是他主导的结果。
当然也得由他自己来解决。
他略作思量后说道:“黑娃,你帮我传个话,从剩下的人里选出十多个代表,我要跟他们谈一谈,问问情况,也听听他们的想法,到时候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安排。”
黑娃显得不太乐意。
他愤愤地说:“夏大哥,你就太善良了。当初就不该把这些人都放进来,现在这么多张嘴,每天要吃饭喝水,头疼得很啊。”
“真是烦死了。”
夏白笑着回应:“人多确实麻烦。”
“但也不是什么坏事。”
“有困难就解决嘛。”
“难道你还想把这些人的家眷赶走?”
“赶走倒是简单,但万一他们在路上出了问题,责任可全落在我头上了。再说了,有家属在眼前,干活的时候他们也会更卖力用心。”
“不过,这事的确得好好处理一下。”
“你先去传达我的话吧。”
黑娃无奈地叹了口气,还是去传话了。
夏白站起来,望着那矗立的一根根大烟囱,冷冷说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过这两个多月的粗放经营,是时候给京都盐业制定些规矩,逐步迈向规范化、制度化了。”
“这种杂乱无章的运营方式该停止了。”
奉天殿内。
夏至已过,夏季愈发炎热。
政务繁重,朱元璋食不知味。
朱元璋翻开一本奏疏,是开封府周王朱橚呈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