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番外第23章 太学讲课,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古月墨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德二年三月初十,晨雾未散,太学辟雍殿的汉白玉台阶上,王巧儿的粗布围裙与李东阳的织金蟒袍并肩映在晨光里。三百太学生按「六艺」斋房分列,却有半数目光聚焦在王巧儿腰间晃动的算珠袋——那里面装着朱厚照亲赐的「工」字火漆印,在国子监博士的瞪视下泛着冷光。

「今日讲『衰分术与弹道计算』。」李东阳率先开口,试图稳住场子,「昔年张苍治算,为汉高祖定章程;今考工院改良火器,亦需算学为基。」他侧过身,示意王巧儿上前。

王巧儿刚踏出半步,礼科给事中许天锡突然从队列中冲出——此公乃弘治十八年进士,素以「清流砥柱」自诩,曾弹劾刘瑾党羽二十余人。他甩动袖中《论语》抄本,石青补子上的禽鸟纹随动作起伏:「慢!太学乃圣人门徒论道之地,岂容匠人女子登坛?」他刻意加重「女子」二字,目光扫过王巧儿发间的算珠发簪,「《论语》云『君子不器』,何况妇人操持利器?」

殿外传来铁器碰撞声——那是考工院匠人在安装演示用的水转镗床。王巧儿摸出焦煤炼的熟铁试样,边缘应力线在阳光下清晰如发:「许大人可知,此铁铸铳,射程三百零五步?」她指尖划过试样,「若用『衰分术』计算碳铁配比,误差可小于半两。」

「荒谬!」许天锡转向李东阳,袍角扫过殿前青铜鼎,「李阁老身兼掌院,当知太学首重德行,岂能效法市井奇技?」他语气仍带着傲慢。

李东阳捋须不语,目光投向辟雍殿外的影壁。他忽然想起昨夜杨廷和的密信:「太学改制如烹小鲜,需以《考工记》为鼎,匠人作薪,士绅为盐。」

「许大人既知『君子不器』,」王巧儿忽然开口,展开《九章算术》注疏,「为何《周礼·考工记》言『攻金之工,筑氏执下,冶氏执上』?莫非圣人亦重器用?」她抽出算盘,九颗算珠在掌心碰撞,「此珠刻『方田』『粟米』之模数,与张苍算理相通。」

太学生中响起窃窃私语。杨慎之妻黄峨忽然起身:「敢问王女史,若以『均输术』算粮道转运,与匠作何干?」

「粮道转运需算车轴承重,」王巧儿立即回应,「车轴铁料若含铅三分,千里运粮必折十车。此乃《九章》『商功』篇与冶铁之合。」她转向李东阳,「李阁老,可容匠人演示镗床?」

李东阳望向殿外的水转镗床,想起朱厚照昨日的口谕:「若太学容不得镗床,朕便让镗床刻在紫禁城地砖上。」他抬手道:「准。」

匠人转动水轮,镗床螺旋纹开始旋转。王巧儿取过枪管毛坯,用算珠计算「勾股容方」:「镗床每转十圈,进刀一分,需算珠三颗修正。」她指尖拨动珠子,「昨夜试射偏七步,因北风时速五尺,需加『衰分』术两粒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误惹权臣:九千岁追妻追麻了

由它

恶女流放垃圾星,靠白嫖系统逆袭

珋沅

末世:带未婚妻荒野求生

一只老干部

1959:狗子打野太猛让我家天天吃肉

神松

末世之小胖崛起

聚云成雨

我开挂加点,偏要说我是武学圣体

黎黎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