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靖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 长安惊变,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轩辕靖翔,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琰猛然击碎沙盘上的骊山模型:\"他们用磁岛做幌子,真正目标是当年宇文恺埋下的地底磁轮!\"话音未落,武玥拎着浑身是血的宇文素撞开门,少女喉间插着半截毒簪,却强撑着指向北方:\"十二道闸门...对应十二时辰...用安西军埋骨地的磁石阵...\"

玉门关外的陌刀林前,王忠嗣看着地平线上升起的吐蕃旌旗,忽然明白郭虔瓘为何要将最后八十六人葬在此处。他抽出最长的那柄陌刀,刀身足有六尺三寸,恰好对应安西军镇守的三十六州与二十七关。\"吹角,敲刀!\"他一声令下,七名乐工吹响骨角,刀刃与角声共振,三百柄陌刀同时震颤。

沙地下陷的轰鸣中,隋代陷马坑露出真容,坑底整齐排列着千具明光铠,每副甲胄都连接着地下磁矿。吐蕃骑兵的马蹄踏入阵眼的瞬间,整片沙丘发出金属嗡鸣,铁制兵器纷纷脱手,战马在磁力作用下原地打转。王忠嗣带着七名弟兄站在陌刀林中央,刀身映着如血残阳,恍若当年郭虔瓘独臂擎旗的剪影。

\"郭帅用我们的骨血,给长安续了十年太平。\"他用刀尖在沙面刻下最后一道磁脉线,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五牙舰的海螺号——那是李琰从南海归来的讯号。当第一滴雨水落在陌刀上,他终于明白,这片埋骨地不仅是安西军的坟茔,更是宇文恺磁阵中最重要的\"坤位\"基石。

深夜的华清宫,李琰与上官婉儿沿着龙首渠暗河潜入。石壁上的磁矿在萤火中泛着蓝光,每七步就有一处宇文恺留下的榫卯标记。\"开阳星位的铜楔被拔出了。\"上官婉儿摸着松动的磁石,忽然看见前方洞顶垂下十二道铁链,每道链环都刻着时辰铭文——正是对应渤海湾龟甲舰的十二道闸门。

李琰按住腰间横刀,忽然听见头顶传来齿轮摩擦声。暗河水面开始逆流,远处传来裴九娘的呼喊:\"磁轮转速加快了!他们在用龟甲舰的黑油点燃海底磁矿!\"他猛然抬头,看见洞顶浮现出巨大的北斗投影,每颗星位都对应着长安某座城门的磁防装置。

\"必须同时固定十二处闸门。\"上官婉儿取出从崔氏祖宅得来的铜雀台模型,按洛书方位嵌入磁石,\"当年宇文恺建造磁岛,其实是为了平衡海底磁轮的力量,就像用秤砣压住天平...\"话未说完,洞壁突然开裂,海水倒灌进来,裹挟着隋代磁舟的残片,每片木头上都刻着\"镇澜\"二字。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南海雾墙,五牙舰的磁灯恰好组成北斗形状。裴九娘启动最后一道机关,三十六枚磁石炮弹同时发射,精准命中海底磁轮的十二处轴承。轰鸣声中,磁岛彻底沉没,只留下宇文恺的碑文在浪涛中时隐时现:\"以海为炉,以磁为火,锻我盛唐万年基。\"

长安城内,李琰带着金吾卫用冷锻铜钉重布磁阵,每颗铜钉都刻着安西军将士的姓名。上官婉儿站在观星台上,看着浑天仪重新恢复运转,琉璃罩内的磁针终于稳定指向骊山——那里的磁矿脉正在自我修复,就像当年郭虔瓘用陌刀手的骨血修补了磁阵的缺口。

渤海湾的大火在黎明前熄灭,十二艘龟甲舰残骸沉入海底,只留下水面上漂浮的磁粉,在朝阳下泛着细碎的金光。王忠嗣的快马抵达长安时,带来了戈壁滩的消息:陌刀林在磁暴后重新排列成北斗形状,每柄战刀都指向南海方向——那是宇文恺留给后人的最后指引。

李琰摸着掌心未愈的剑伤,忽然想起磁岛礁洞中看见的景象:隋代磁舟的残骸上,刻着与《磁经》残卷相同的字迹——\"磁者,天地之纲纪,国家之利器\"。上官婉儿递来新制的磁石护腕,腕间金铃不再是波斯样式,而是铸着陌刀与北斗的唐式纹样。

\"下一站,该是洛阳了。\"她望着宫城方向升起的炊烟,那里正传来修补天津桥的锤錾声,\"宇文恺的棋盘上,还有十二座城门的磁防机关等着我们破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万族公敌之分身觉醒之路

用户10663796

重生93:我就赶个海,你把我直播了?

盛海

柔弱医修今天也在背地里暴打魔尊

白木木

穿成农门长嫂,三个男主神魂颠倒

橘橘兔

东周策

陈义虎

武动苍穹

旺仔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