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沧海遗珠
轩辕靖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章 沧海遗珠,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轩辕靖翔,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敦!唐人的商队又往龟兹运了三十车生丝!\"斥候掀开帐帘,肩头的狼首皮帽滴着冰水,\"不过这回押车的不是胡商,是穿短褐的匠人!\"阿史那云抓起案头的磁石镇纸,那镇纸是用毗伽可汗头骨磨制的,边缘还沾着洛阳皇城的墙砖碎屑。她突然想起李琰胸前的狼头烙印,那烙印在磁光中会与玉刀共鸣,就像...就像天生的钥匙。
帐外突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亲卫滚鞍落地呈上个染血的布袋:\"这是在碎叶城边境截的,大食人送来的'礼物'!\"阿史那云解开布袋,里面滚出半截断矛——矛尖是用磁石与精铁合铸的,矛杆上刻着大食文\"圣战之锋\"。她的指尖抚过矛杆凹槽,那里竟残留着些许蓝色磁砂,与李琰给她看过的武周磁髓别无二致。
广州地牢的霉味熏得崔元礼直皱眉头,倭国船主被剥得只剩件兜肚,脊梁上的鞭痕渗着血珠。\"说!磁砂为什么掺在铜钱里?\"崔元礼晃了晃手里的磁石烙铁,那烙铁头是仿照指南车磁针做的,此刻正指着犯人的心脏位置。
\"那是...那是为了铸'感应钱'...\"船主的牙齿碰得咯咯响,\"圣武天皇说,用磁石岳的铜铸钱,能让万国来朝的钱币自己归位...就像...就像武周的九鼎...\"
崔元礼的烙铁\"当啷\"落地,他突然想起三年前陛下销毁武周九鼎时,那些青铜鼎竟自己排成北斗阵,最后沉入黄河时掀起的巨浪,把两岸的磁石矿脉都震得冒青烟。地牢深处突然传来水响,他这才注意到墙壁缝隙里渗出的水珠泛着蓝光——和倭国铜钱上的磁砂一个颜色。
敦煌烽燧的了望台上,赵大眼用磁石磨制的千里镜望向北方。镜筒里的龟兹绿洲突然扭曲变形,就像被什么东西吸歪了。\"王二狗!把那银壶拿来!\"他抓起波斯银壶对准镜口,奇迹般地,千里镜里的画面变得清晰无比,能看见绿洲边缘有队人马正在挖掘,他们手中的锄头竟泛着金属光泽。
\"是大食人!\"王二狗惊呼出声,\"他们挖的坑呈六角形,和去年咱们在高昌见过的磁石矿坑一样!\"赵大眼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想起《西州图经》里说过,六角形矿坑是波斯拜火教用来祭祀磁神山的,难道大食人想在唐境私开矿脉?
大明宫的夜宴上,李琰盯着杯中晃动的人影——那是用磁石粉末在酒面映出的星图。上官婉儿跪在一旁调整着桌下的磁石棋盘,每颗棋子都是空心的,里面装着不同产地的磁砂:\"陛下请看,倭国磁砂对应箕宿,波斯磁砂对应参宿,正好连成...玄武七宿阵。\"李琰接过话头,声音里带着寒意。
突然殿外传来金吾卫的呼喝,一个浑身是血的羽林卫闯入:\"陛下!陇右道急报!大食骑兵用磁矛破了我们的弩车,那些矛能吸住箭矢,咱们的神机弩全废了!\"李琰猛地起身,腰间的传国玉玺硌得肋骨生疼。他想起宇文恺手稿里的批注:\"磁石之威,可破万兵,亦能覆国。\"
阿史那云的红裙在突厥骑兵中翻飞,她看着李琰的玄甲骑扬起的烟尘,突然举起磁刃高喊:\"随我去夺唐人的磁石矿!\"话音未落,她看见李琰的陌刀在空中划出寒光,刀柄上的《水部式》条文闪着金光——那是唐律中关于水利与矿产的法规,此刻却被刻在兵器上,像极了某种讽刺的预言。
广州港的潮水退去,露出海底成片的磁石矿脉。崔元礼蹲在岸边,看着倭国商船上的蓝砂被海水冲成蜿蜒的线条,竟与宇文恺手稿里的\"南洋磁宫\"轮廓分毫不差。他突然打了个寒颤,想起地牢里倭国人的话:\"感应钱归位之日,就是天枢重立之时。\"而远处的洛阳方向,则天门上的武周旧碑正在月光下泛着幽光,像是某种古老力量的苏醒预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