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海疆危
轩辕靖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章 海疆危,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轩辕靖翔,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拖延的是你们。”阿史那云反手将毒簪抵住吐蕃王咽喉,另一只手扯开衣襟,露出腰间缠着的磁雷——每颗都用磁石粉末混合火油制成,“我阿娘还在宇文地宫,你得先派兵救人。”
帐帘突然被剑气劈开,李琰带着玄甲军冲进来,月光在他肩甲的磁纹上流转:“云儿,别再错下去了!”阿史那云眼中闪过复杂神色,突然将残片抛入火盆:“接着!”
松赞干布本能地伸手去接,杯中酒液泼在残片上,火光照出底面血字:“玄武门,子时三刻”。一支淬毒弩箭破空而来,李琰挥剑格挡,却见阿史那云已趁乱退到帐后,指尖按在暗藏的磁石机关上。
蓬莱内城,海水退去后留下满地狼藉。高丽主将金朴焕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岸边焦黑的城墙,抬手一挥:“放水鬼!”数百名口衔磁石的死士跃入海中,暗流将他们推向残破的闸门——他们要靠磁石吸附闸门,为后续船队清障。
老船工孙大牙蹲在礁石后,看着不远处敌船上吊着的囚笼,里面正是他的妻儿。怀里的磁罐贴着皮肤发烫,这是裴九娘给的“磁火雷”,用磁粉混合鲸油制成,遇水不熄。“弟兄们,跟我走!”他带着二十个渔民跳上竹筏,腰间的磁罐用渔网相连。
潮水开始退去,竹筏顺着暗流漂向高丽船队。孙大牙咬破火折子,点燃引线,橘红色的火苗在磁罐上跳跃。金朴焕发现异常时已经太晚,第一声爆炸在船底响起,磁火雷的火焰顺着海水蔓延,瞬间点燃了整支舰队的磁铁链。
“孩子他娘,咱们回家了……”孙大牙最后看见的,是敌船在连环爆炸中解体,妻儿的囚笼坠入火海。海水里,无数磁蟹爬过他的尸体,蟹壳上天然的纹路,在月光下渐渐拼出长安玄武门的轮廓。
长安地下暗渠,上官婉儿举着火把,水珠从洞顶滴落,打在李麟肩头。少年突然指着石壁:“娘,这里有字!”
婉儿刮开青苔,露出宇文恺的刻字,笔画间填满磁粉,在火光下隐隐发光:“玄武为枢,双生为钥,血祭地脉,国祚方牢。”她突然想起裴九娘的话,当年李世民为镇玄武门之变的戾气,命宇文恺用磁脉锁阵,以双生子之血为引。
暗渠深处传来脚步声,武玥的剑尖突然入水,挑开一道水帘,露出二十个戴磁石面具的死士。他们正在转动青铜机关,地面随之震颤,朱雀大街突然塌陷,露出深埋的磁鼎——鼎中浸泡着一副明光铠,胸口“建成”二字已斑驳。
“是前太子的盔甲!”李麟惊呼。鼎内突然伸出铁索,缠上他的脚踝,冰冷的触感像活物般蠕动。千钧一发之际,李璎不知何时出现,手中磁针精准刺中铁索的磁节点,铁索应声而断。兄妹俩掌心相触的瞬间,磁鼎发出蜂鸣,玄武门方向升起十二道狼烟,正是当年宇文恺设定的“地脉警示”。
天山雪谷,宇文恺的冰棺顺着暗河漂向东海,棺盖内侧的磁脉图在水中闪烁,渐渐与长安地下的纹路重合。高丽残军挂起黑旗,船头立着戴青铜面具的将领,手中提着孙大牙的头颅——他盔甲内侧,绣着与阿史那云相同的狼头刺青。
幽州急报传来:契丹与吐蕃联军南下,改良后的磁甲骑兵能操控唐军兵器,前锋已到妫州。长安城中,崆峒派掌门暴毙,凶器是磁石雕的玉玺残片,尸体旁血字“武代李兴”与当年矿洞发现的如出一辙;醉仙阁花魁的胭脂里掺了磁粉,御史之子暴毙时,怀中藏着蓬莱水防图,图上用磁砂标着“玄武门弱点”。
说书人在茶肆惊堂木一拍,刚讲到“双生子勇闯玄武门”,堂中突然飘起细不可察的磁粉,在烛火中组成“亥时三刻”四字。茶客们咳嗽间,无人注意到窗外黑影闪过,衣角绣着的,正是宇文家的北斗纹章。
海风再次掠过蓬莱城头,裴九娘望着海面漂浮的磁蟹,突然发现它们的爬行轨迹,竟与长安十二时辰的方位完全一致。她摸出怀中的磁勺,勺柄不再指南,而是直指玄武门——那里,正传来隐隐的钟鼓之声,像是地脉在呻吟,又像是某个沉睡多年的机关,终于开始转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