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拾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诸侯讨董,大臣欺负皇上的妃子,诗韵拾梦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初平元年二月,董卓听闻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自己,心中惶恐不安,为避锋芒,他做出了一个大胆且残暴的决定——裹挟天子迁都长安。在撤离洛阳之前,董卓下令军队大肆烧掠,熊熊烈火瞬间吞噬了洛阳的宫室,曾经繁华无比的京城瞬间化为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百姓哭声震天,惨状令人不忍直视。
此时,各路诸侯的军队分散驻扎在不同的地方。袁绍屯兵于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则将军队集结在酸枣,袁术在南阳屯驻,孔伷驻守颍川,韩馥坐镇邺城。董卓的军队兵强马壮,气势汹汹,袁绍等人畏惧董卓的军威,谁也不敢率先出兵进攻。
曹操见状,心急如焚,他向众人慷慨陈词:“我们兴起义兵,目的就是为了讨伐董卓这个残暴的逆贼。如今各路大军已经集结,诸位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倘若当初董卓得知崤山以东诸侯起兵的消息后,凭借着挟持天子的权威,占据洛阳周边的险要地势,向东进逼天下诸侯,就算他倒行逆施,我们也会面临极大的威胁。可如今他却焚毁宫室,劫持天子迁都,致使天下震动,百姓人心惶惶,不知该何去何从。这正是上天要让他灭亡的绝佳时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战便可平定天下,如此良机,万不可错失啊!”说罢,曹操毅然率领自己的军队向西进发,准备占据成皋这个战略要地。张邈被曹操的豪情壮志所打动,派遣部将卫兹带领一部分兵力跟随曹操一同出征。
当曹操的军队行进到荥阳汴水时,遭遇了董卓部将徐荣的阻击。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爆发,由于徐荣早有准备,曹操的军队陷入了苦战。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曹操的军队渐渐不敌,士卒死伤惨重。在混战中,曹操不幸被流箭射中,他所骑的战马也身受重伤,行动艰难。关键时刻,曹操的堂弟曹洪挺身而出,他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曹操这才得以趁着夜色突出重围,侥幸逃脱。徐荣见曹操所率领的兵力并不多,却能与自己的军队激战一整天,心中暗自思忖,觉得酸枣的防御必定十分坚固,不易攻打,于是也率军撤回。
曹操历经艰辛,终于抵达酸枣。此时,驻扎在酸枣的各路诸侯军队加起来多达十余万,可他们每日只知摆酒设宴,纵情享乐,根本没有进攻董卓的打算。曹操看到这种情形,心中既愤怒又失望,他严厉地斥责了这些诸侯:“诸位听听我的计策,让勃海太守袁绍率领河内的军队进逼孟津,酸枣的各位将领坚守成皋,占据敖仓,封锁轘辕、太谷等险要关隘,完全控制住这些战略要地;再让袁术将军率领南阳的军队进驻丹水、析县,攻入武关,以此来震慑三辅地区。我们只需高筑壁垒,深挖壕沟,不与董卓正面交锋,多布置疑兵,向天下展示我们的军威和正义之师的气势,凭借正义之师讨伐逆贼,如此一来,天下很快便能平定。如今我们凭借正义起兵,却因为犹豫不决而停滞不前,这让天下百姓大失所望,我真为诸位感到羞愧!”然而,张邈等人却对曹操的计策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
曹操深知,仅凭自己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与董卓抗衡。于是,他只好与夏侯惇等人前往扬州招募士兵。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被曹操的诚意和抱负所打动,拨给了他四千多名士兵。曹操带着这些新兵踏上归程,当军队行至龙亢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许多士卒突然发动叛乱。据《魏书》记载,叛乱发生在夜里,叛军放火烧了曹操的营帐,曹操手持宝剑,奋勇杀敌,亲手斩杀了数十人,其余叛军见状,吓得纷纷逃窜,曹操这才得以逃出营帐。经过一番清点,发现没有参与叛乱的士兵仅有五百多人。曹操并未气馁,他继续率军前行,在铚县、建平县一带,又陆续招募到了一千多名士兵。随后,曹操率领着这支重新组建的军队进驻河内,等待着新的战机。
在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局势逐渐陷入僵持之际,内部矛盾也开始显现出来。刘岱与桥瑁之间积怨已久,两人关系恶劣到了极点。终于,刘岱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不顾大局,毅然出手杀掉了桥瑁,随后擅自任命王肱为东郡太守,这一行为使得原本就不稳固的联盟更加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袁绍和韩馥又在暗中谋划着一件大事——他们企图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袁绍认为,当今天子年幼,又被奸臣董卓掌控,不如另立刘虞,这样便能掌控局势,扩大自己的势力。于是,袁绍将这个想法告知曹操,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曹操听后,坚决地拒绝了袁绍,他严肃地说道:“董卓的罪行,可谓是天下皆知,人神共愤。我们集结各路大军,发动正义之师,远近的豪杰纷纷响应,正是因为我们的行动顺应了正义。如今的皇帝虽然年幼势弱,受制于奸臣,但并没有像昌邑王那样犯下亡国的大错。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轻易地改立皇帝,天下百姓又怎能安心呢?你们若是要向北尊奉新帝,那我就独自向西,继续讨伐董卓。”后来,袁绍又得到了一枚玉印,在与曹操会面时,他故意在曹操面前举起玉印,似乎在暗示自己有称帝的野心。曹操看到这一幕,心中对袁绍的行为十分厌恶,只是无奈地笑着。《魏书》中记载,曹操当时大笑道:“我可不会听你的。”袁绍仍不死心,又派人去游说曹操:“如今袁公势力强盛,兵力雄厚,他的两个儿子也已长大成人,放眼天下的英雄豪杰,有谁能比得上袁公呢?”曹操对此不予回应,从那以后,曹操越发觉得袁绍行事不正直,心中也逐渐萌生出了想要除掉袁绍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