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拾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献帝沉浮与诸侯落幕,大臣欺负皇上的妃子,诗韵拾梦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安二年,朝廷局势逐渐稳定,但还有一些残余的乱臣贼子需要清理。汉献帝派遣谒者仆射裴茂,率领关西的诸位将领,共同讨伐李傕。李傕在之前的战乱中作恶多端,早已成为众矢之的。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往日的威风,面对裴茂率领的大军,毫无还手之力。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李傕被击败,他的三族也被全部诛杀。李傕的首级被砍下后,送到了许昌,汉献帝下诏,将其首级高悬示众,以儆效尤,让天下人都知道背叛朝廷、祸乱百姓的下场。
郭汜的结局也同样悲惨。他被自己的部将五习暗中算计,遭到突然袭击。在一场混战中,郭汜不敌五习,最终死在了郿地。曾经不可一世的他,到死也没能逃脱命运的惩罚。 张济则因为军队缺粮,陷入了困境。为了获取食物,他带着军队来到南阳,四处掠夺百姓。当地百姓对他的行为忍无可忍,纷纷奋起反抗。在一次掠夺行动中,张济被穰地的百姓杀死。他死后,他的侄子张绣接管了他的军队,继续在乱世中挣扎求生。
胡才和李乐留在了河东。胡才平日里作恶多端,得罪了不少人,最终被仇家寻仇杀害。而李乐则染上重病,在病痛的折磨下,不久后也病死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各方势力,就这样在乱世的浪潮中逐渐消散。
韩遂和马腾回到凉州后,本应休养生息,保一方安宁。但他们却没能放下彼此的争斗,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双方再次兵戎相见。后来,马腾接受朝廷征召,进入朝廷担任卫尉一职,他的儿子马超则接管了他的部队。
建安十六年,马超与关中的诸位将领,以及韩遂等人联合起来,起兵反叛曹操。他们的反叛引起了曹操的高度重视,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在战场上,曹操指挥有方,他的军队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马超等人的反叛军被曹操击败。马超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往金城。而韩遂则在逃亡途中,被自己的部将杀害,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马超逃到金城后,又辗转占据了汉阳。但他的反叛行为给马家带来了灭顶之灾,马腾受到牵连,被曹操下令夷灭三族。赵衢等人对马超的恶行深感愤慨,他们组织起义兵,共同讨伐马超。马超在众人的围攻下,渐渐难以支撑,最终只能逃离汉阳,前往汉中投奔张鲁。后来,他又离开张鲁,投奔刘备,最后在蜀地去世。
至此,董卓之乱引发的一系列动荡终于逐渐平息,曾经在乱世中呼风唤雨的各方势力,都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结局。在这场长达数年的战乱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天下满目疮痍。而曹操在这场乱世中崛起,逐渐成为了北方的霸主,为日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东汉末年,在汝南汝阳的一片广袤土地上,袁绍,字本初,诞生于一个显赫无比的世家大族。他的高祖父袁安,曾官至汉朝司徒,位极人臣。自袁安之后,袁家四代人都在三公之位上任职,权势滔天,可谓是“门生故吏遍天下”,袁家的威名与权势,几乎达到了能左右天下局势的地步。
袁安,字邵公,他自幼勤奋好学,为人威严持重。汉明帝时期,袁安担任楚郡太守。当时,楚王刘英因牵涉谋反案,许多无辜之人受到牵连。袁安在审理这起案件时,秉持公正,为四百多家蒙冤受屈的人申理昭雪,使他们得以保全性命。经此一事,袁安声名远扬,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名臣。到了章帝时期,袁安凭借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一路升迁,最终坐到了司徒的高位。袁安育有子嗣,其中蜀郡太守袁京,便是袁绍父亲一辈的人物。袁京的弟弟袁敞官至司空,袁京之子袁汤更是做到了太尉之职。袁汤有四个儿子,长子袁平、次子袁成、三子袁逢、四子袁隗,这四人在当时也都颇有作为。可惜袁平、袁成早逝,袁成曾任左中郎将;袁逢、袁隗后来也都位列三公。袁家一门,世代为官,且为人宽厚,广纳贤才,无论贤能之士还是普通宾客,只要踏入袁家大门,都能得到他们的礼遇和帮助,因此袁家深受天下人的尊崇和归附。袁绍便是袁逢的庶子,袁术的异母兄长,后来过继给了袁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