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拾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诸侯讨董,大臣欺负皇上的妃子,诗韵拾梦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先说韩馥,据《英雄记》记载,韩馥字文节,乃是颍川人士。他曾担任御史中丞一职,后来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当时的冀州,人口殷实,百姓富足,兵粮储备也十分充足。袁绍当时驻守在勃海,韩馥担心袁绍会起兵谋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派遣了数名从事前去监视袁绍,限制他的行动,让袁绍的军队无法轻易调动。

东郡太守桥瑁为了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心生一计,他伪造了一封京城三公的书信,并将其传送到各个州郡。信中详细地陈述了董卓的种种罪恶,声称自己受到董卓的逼迫,已经到了无法自救的地步,殷切地期望各地能够兴起义兵,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韩馥收到这封书信后,心中犹豫不决,他赶忙召集诸位从事,询问道:“如今这局势,我们到底是该帮助袁绍,还是该支持董卓呢?”治中从事刘子惠听后,严肃地说道:“我们如今起兵,是为了拯救国家,怎能只想着袁绍和董卓!”韩馥听了这话,才意识到自己的短视,不禁面露惭色。刘子惠接着又说:“战争本就是凶险之事,切不可轻易带头挑起。我们现在应该先观察其他州郡的动向,如果有率先起兵的,我们再去响应也不迟。咱们冀州的实力在众多州郡中并不弱,到时候,若能顺势而为,论功劳,冀州也不会在其他州郡之下。”韩馥觉得刘子惠说得很有道理,便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后,韩馥写了一封信给袁绍,信中痛斥董卓的恶行,表示支持袁绍起兵讨伐董卓。

再看豫州刺史孔伷,《英雄记》中记载,孔伷字公绪,是陈留人士。张璠所着的《汉纪》里提到,郑泰曾评价孔伷说:“孔公绪擅长清谈高论,能让枯木逢春,让衰微的事物重新焕发生机。”

兖州刺史刘岱,他是刘繇的兄长,其事迹在《吴志》中有详细记载。

河内太守王匡,字公节,泰山人。他为人轻财好施,凭借着行侠仗义在当地颇有名望。早年,他曾被征召进入大将军何进的幕府,担任符使一职。当时,王匡奉何进之命,在徐州征集了五百张强弩,一路向西,奔赴京城。然而,还没等他赶到京城,何进就遭遇变故,被宦官杀害,王匡无奈之下只好返回州里。后来,王匡再次被启用,被任命为河内太守。据谢承所着的《后汉书》记载,王匡年少时与蔡邕交好。但在这一年,王匡的军队被董卓击败,他狼狈地逃回泰山。回到泰山后,王匡并未气馁,他积极收集勇猛之士,又组建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打算与张邈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董卓。不过,王匡曾先杀害了执金吾胡母班,胡母班的亲属们得知此事后,悲愤交加,他们联合曹操,共同将王匡杀害。

勃海太守袁绍,他在当时的诸侯中颇具影响力。陈留太守张邈,也是一位有志之士。东郡太守桥瑁,字元伟,是桥玄的族子。他之前担任兖州刺史时,治理有方,在当地很有威望,深受百姓爱戴。

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是袁绍的堂兄。他曾担任长安令,河间的张超十分欣赏袁遗的才华,曾向太尉朱俊举荐袁遗,称赞他“拥有冠绝当世的美德,具备经世济时的度量。他忠诚守信、正直磊落,这都是上天赋予他的品质。至于他饱读诗书,精通百家学问,登高能赋诗,见物能知名,在当今世上,几乎无人能与他相媲美。”这些事迹都记载在张超的文集中。《英雄记》还记载,袁绍后来任命袁遗为扬州刺史,可惜他最终被袁术打败。曹操曾称赞袁遗说:“长大后还能勤奋学习的人,大概只有我和袁伯业了。”这句话在魏文帝的《典论》中也有提及。

济北相鲍信的事迹,则在他儿子鲍勋的传记中有详细记载。

各路豪杰汇聚一堂,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则被任命为行奋武将军。至此,一场声势浩大的讨伐董卓之战即将拉开帷幕,天下的命运也在这一刻悄然发生着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共享玩物(N)笔趣阁二狗

呆萌僵小鱼

播种在师娘子宫小说免费阅读

不如退而结网

和孩子发了关系心理咨询怎么办

槟榔屿岛的林威

女主名器紧致特殊体质的重生小说

衣子羽

乳头放进宝宝嘴里宝宝干呕怎么回事

阿星仔

三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进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