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拾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章 张鲁传,大臣欺负皇上的妃子,诗韵拾梦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军开始攻打阳平山上的各个营寨,然而,张卫的防守十分严密,曹军久攻不下,还伤亡惨重。曹操心中十分沮丧,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觉得再这样下去,只会徒增伤亡,于是便打算撤军,派人去召回山上的士兵。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曹军的前军在夜间迷失了方向,误打误撞地闯入了张卫的营寨。张卫的士兵们在睡梦中被惊醒,以为曹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顿时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侍中辛毗、刘晔等人在后面得知消息后,赶忙告诉夏侯惇、许褚,说官兵已经占据了敌人的重要营寨,敌人都已经逃散了。夏侯惇等人一开始还不相信,直到夏侯惇亲自去查看,确认后才回去向曹操报告。曹操得知这个意外之喜后,立刻下令进兵,顺利地攻破了阳平关,大军长驱直入。
张鲁听闻阳平关已被曹军攻陷,顿时慌了神,他准备向曹操磕头请降。功曹阎圃却拦住了他,说道:“如今您是在曹军的逼迫下才去投降,这样功劳必定不大;不如先依靠杜濩,奔赴朴胡,与曹军抵抗一阵,然后再投降,这样功劳会更大些。”张鲁觉得阎圃说得有理,便带着众人逃向南山,进入巴中。
临走前,张鲁的手下想要烧毁所有的财宝和仓库,张鲁却阻止道:“我本来就想归顺朝廷,只是一直未能如愿。如今逃走,只是为了避开曹军的锋芒,并没有恶意。这些财宝和仓库,本就是国家的,不能烧毁。”于是,他下令将财宝和仓库封存起来,然后才离开。
曹操进入南郑后,得知了张鲁的这番举动,对他十分赞赏。曹操觉得张鲁原本就有归顺的心意,便派人前去安抚慰问。张鲁见曹操如此诚意,便带着家人全部出来投降。曹操亲自迎接,授予张鲁镇南将军的职位,还以贵宾之礼相待,封他为阆中侯,食邑万户。同时,曹操还封张鲁的五个儿子以及阎圃等人为列侯。
有人认为,张鲁是在战败后才投降的,如今曹操却如此厚待他,封他万户侯,还让他的五个儿子都封侯,实在是太过优厚了。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习凿齿就说:“张鲁曾经想要称王,阎圃劝谏他不要这样做,如今曹操封阎圃为列侯。赏罚的目的,是为了惩罚恶行、鼓励善行,如果能通过赏罚让人们明白道理,那就不论事情大小、距离远近,都能起到作用。如今阎圃劝谏张鲁不要称王,曹操追封他,这样一来,以后的人谁不想归顺朝廷呢?堵住了犯错的源头,不良的风气自然就会停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只看重那些在战场上拼死作战的功劳,把丰厚的爵位和赏赐都给了死战的将士,那么百姓就会觉得战乱对自己有利,社会风气就会变得崇尚杀伐,人们就会倚仗武力,战争也就难以平息了。曹操这样封赐,可谓是深知赏罚的根本,就算是商汤、周武王在世,也不过如此了。”
后来,曹操为儿子彭祖迎娶了张鲁的女儿,两家结为亲家。张鲁去世后,被追谥为原侯,他的儿子张富继承了爵位。
在那个乱世中,还有一些人也有着独特的经历。比如刘雄鸣,他是蓝田人,年轻时以采药、打猎为生,常常在覆车山下活动。他对山中的道路了如指掌,即使在云雾中行走也不会迷路,因此,当时的人都传说他能驾驭云雾。郭汜、李傕之乱时,很多人都去投奔他。建安年间,他归附了州郡,州郡上表举荐他为小将。马超等人谋反时,他不肯追随,结果被马超打败。后来,他去拜见曹操,曹操拉着他的手说:“我刚入关的时候,梦到了一个神人,难道就是你吗!”曹操对他厚礼相待,上表封他为将军,还让他去招降自己的部众。可他的部众不想投降,反而劫持他一起反叛,许多逃亡的人都去投奔他们,他们聚集了数千人,占据了武关道口。曹操派夏侯渊前去征讨,将他们打败,刘雄鸣只好向南逃到汉中。汉中被曹操攻破后,刘雄鸣走投无路,只好再次归降。曹操见到他后,抓着他的胡须笑着说:“老贼,终于把你给抓住了!”不过,曹操还是恢复了他的官职,把他迁到了勃海。
当时,还有程银、侯选、李堪,他们都是河东人。兴平之乱时,各自都拥有千余家部众。建安十六年,他们与马超联合起来。马超战败逃走后,李堪在战场上战死。程银、侯选则向南逃入汉中,汉中被攻破后,他们也向曹操投降,曹操同样恢复了他们的官爵。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公孙瓒坐守易京,最终等待他的是灭亡;公孙度残暴无度,公孙渊继承他的基业后依旧作恶,最终都导致家族覆灭。陶谦昏庸混乱,在忧愁中死去;张杨被手下杀害,他们虽然都占据着州郡,却连普通人都不如,实在没什么值得称道的。而张燕、张绣、张鲁,他们能够脱离盗贼的身份,成为朝廷的功臣,避免了危亡,保住了家族的祭祀,相比之下,他们做得要更好一些。这些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供人评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