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拾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张既传,大臣欺负皇上的妃子,诗韵拾梦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年多后,和鸾果然杀了颜俊,后来武威的王秘又杀了和鸾。当时朝廷没有设置凉州,从三辅地区到西域,都归雍州管辖。曹丕即位后,开始设置凉州,任命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结果张掖的张进抓住了郡守,起兵反抗邹岐,黄华和麹演也赶走了原来的太守,响应张进。张既带兵去支援护羌校尉苏则,帮助他立了功。张既因此被封为都乡侯。
后来,凉州的卢水胡人伊健妓妾、治元多等人起兵造反,河西地区一片混乱。曹丕非常担忧,说:“除了张既,没人能平定凉州。”于是把邹岐召回,让张既接替他。曹丕下诏说:“从前贾复请求去攻打郾城的贼寇,光武帝笑着说:‘有执金吾去攻打郾城,我还担心什么呢?’你的智谋和能力都胜过常人,现在正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不用事先请示。”曹丕还派护军夏侯儒、将军费曜等人随后支援张既。
张既到了金城,准备渡河。其他将领都认为兵少路险,不宜深入。张既却说:“这条路虽然危险,但还没有井陉那么狭窄。胡人只是乌合之众,没有韩信那样的谋略。现在武威形势危急,我们应该尽快赶去支援。”于是,张既果断地渡过了河。
叛军有七千多骑兵在鹯阴口迎战张既的军队。张既故意放出风声说军队要从鹯阴口进军,但实际上却悄悄地从且次出发,直接抵达武威。胡人见状,以为张既的军队是神兵天降,赶紧退回显美。张既已经占据了武威,费曜的军队才赶到,而夏侯儒等人还在路上。
张既慰劳了将士们,准备进攻胡人。其他将领都说:“我们的士兵已经很疲惫了,而胡人气势正盛,很难和他们正面交锋。”张既却说:“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粮草,只能从敌人那里获取。如果胡人看到我们集结兵力,就会退到深山里去。我们去追,道路险峻,又会陷入饥饿;我们撤退,胡人又会出来骚扰。这样一来,我们的军队就会陷入困境,这就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于是,张既决定主动进攻。
张既在显美布下阵势。胡人有几千骑兵,趁着大风想放火烧营。张既的将士们都很害怕。张既却在夜里埋伏了三千精兵,派参军成公英带领一千多骑兵去挑战胡人,还特意嘱咐他假装败退。胡人果然中计,争先恐后地追击。张既趁机发动伏兵,切断了胡人的退路,前后夹击,大获全胜,斩杀和俘虏的胡人数以万计。
(据《魏略》记载,成公英是金城人。中平末年,他跟随韩约,是韩约的心腹。建安年间,韩约在华阴被打败,逃回湟中。他的部下都散去了,只有成公英一直跟着他。《典略》记载,韩约在湟中时,他的女婿阎行想杀韩约投降,但没有成功。韩约叹息说:“男人困厄,真是祸起于婚姻啊!”他对成公英说:“现在亲戚都背叛了我,人也越来越少,我打算去西南的羌中,然后去蜀地。”成公英说:“我们兴兵这么多年,现在虽然失败了,但怎么能放弃自己的地盘去投靠别人呢?”韩约说:“我老了,你打算怎么办?”成公英说:“曹操不会亲自来,只有夏侯渊会来。他的兵力不够追我们,也待不了太久。我们先在羌中休息,等他走了再说。我们可以召集旧部,联合羌人和胡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韩约采纳了他的建议。当时跟随他的还有几千人。韩约对羌人有恩,羌人保护了他。等到夏侯渊回去后,阎行留下来断后。后来韩约死了,成公英就投降了曹操。曹操见到成公英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军师,封他为列侯。有一次曹操出猎,看到三只鹿从前面跑过,就让成公英去射。成公英三箭三中,鹿都应声倒地。曹操拍手称赞说:“韩约可以为他尽忠,难道我就不能吗?”成公英下马跪下说:“我对明公绝对忠诚。如果我的主人还在,我是不会来这里的。”说完,他流下了眼泪。曹操赞赏他的忠诚,对他更加亲近。)
曹丕非常高兴,下诏说:“你渡过黄河,历经艰险,以疲惫之师击退强敌,以少胜多,功劳超过了南仲,勤劳超过了吉甫。这次胜利不仅打败了胡人,还让河西地区永远安定,让我再也不用担心西边的事情了。”于是,张既被封为西乡侯,增加食邑二百户,加上原来的共四百户。
后来,酒泉的苏衡也起兵造反,和羌族首领邻戴以及丁令胡的一万多名骑兵一起进攻边境县城。张既和夏侯儒一起打败了他们,苏衡和邻戴都投降了。于是,张既上疏请求和夏侯儒一起治理左城,修筑防御工事,设置烽火台和粮仓,以防范胡人。
(据《魏略》记载,夏侯儒,字俊林,是夏侯尚的堂弟。他最初是鄢陵侯曹彰的骁骑司马,后来担任征南将军,都督荆、豫二州。正始二年,朱然围攻樊城,城里的守将乙修等人急切求援。夏侯儒驻扎在邓塞,因为兵力太少不敢进攻,只是安排乐队演奏,设置仪仗队,在离朱然六七里的地方来回巡逻,让乙修等人远远看到,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等到太傅司马懿赶到后,他们才一起进攻,朱然等人败退。当时有人认为夏侯儒胆小,但也有人认为他用少量兵力迷惑敌人,声东击西,很得当。不过夏侯儒还是因此被召回,担任太仆。)
后来,西羌人很害怕,率领二万多个部落投降。后来,西平的麹光等人杀死了郡守。其他将领想进攻,张既却说:“只有麹光等人造反,郡里的人未必都跟着他们。如果我们立刻派兵去,官民和羌胡肯定会以为朝廷不分是非,反而会让他们团结起来,这不就是给老虎添翅膀吗?麹光想依靠羌胡,我们不如先让羌胡去攻击他们,给他们丰厚的赏赐,把抢来的东西都给他们。这样,我们既削弱了麹光的势力,又离间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肯定不用打仗就能解决问题。”于是,张既发布檄文,告诉羌人,被麹光欺骗的人可以被原谅;如果有人能杀掉叛军首领,送来首级,就会得到封赏。于是,麹光的部下杀了麹光,把他的首级送了过来,其他人都恢复了正常生活。
张既在凉州和雍州任职十多年,以仁政和惠民政策闻名。他曾经提拔和礼遇过许多人才,比如扶风的庞延、天水的杨阜、安定的胡遵、酒泉的庞淯、敦煌的张恭和周生烈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就了一番事业,获得了名位。
据《魏略》记载,张既早年当郡中小吏时,曾被功曹徐英鞭打过三十下。徐英,字伯济,是冯翊的大族,建安初年担任蒲阪令。他性格刚直爽朗,自认为出身名门,地位在张既之上,加上以前还羞辱过张既,所以即使知道张既后来地位显赫,也始终不肯主动去巴结他。张既虽然得志,但并没有计较过去的恩怨,还想要和徐英重归于好。有一次他喝醉了,想亲近徐英,但徐英故意拒绝了他。从此,徐英再也没有得到过提升。当时的人们既称赞张既不记旧仇,也佩服徐英的骨气。
黄初四年(223年),张既去世。曹丕下诏说:“从前,荀桓子在翟地立下战功,晋侯赏赐他千户封地;冯异为汉朝效力,光武帝封了他的两个儿子。已故的凉州刺史张既,能够安抚百姓、团结众人,让羌族人归附,可以说是国家的良臣。他不幸去世,朕非常痛心,特赐他的儿子张翁归关内侯的爵位。”曹叡即位后,追封张既为肃侯,他的儿子张缉继承了爵位。
张缉最初担任中书郎,后来逐渐升任东莞太守。嘉平年间(249年—254年),他的女儿被立为皇后,于是他被提拔为光禄大夫,地位特进,他的妻子向氏也被封为安城乡君。然而,张缉后来与中书令李丰合谋,最终被杀,相关事迹记载在《夏侯玄传》中。
据《魏略》记载,张缉,字敬仲,太和年间(227年—232年)担任温县县令,以治理有方而闻名。当时诸葛亮北伐,张缉上书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国家的建议。曹叡下诏询问中书令孙资,孙资认为张缉很有谋略,于是召他入朝担任骑都尉,让他参与征讨蜀汉的军事行动。战争结束后,张缉回到朝廷担任尚书郎,因表现出色被明帝赏识。明帝认为张缉很有才能,可以胜任多种职务,还特意叫来相士为他看相。相士说他最多只能做到二千石的官职。明帝感叹道:“像他这样的人才,怎么只能做到二千石呢?”后来,张缉担任东莞太守,手下有数千士兵。他性格吝啬,爱惜财物,又喜欢摆架子。他的女儿被召入宫中后,他离开郡守职位,回到家里,心情烦躁不安。他多次向朝廷分析攻打吴、蜀的形势,还曾经对司马懿说,虽然诸葛恪在边境取得胜利,但很快就会被杀。司马懿问他原因,张缉说:“威震其主,功盖一国,这样的人想不死都难。”后来,诸葛恪从合肥返回后,果然被吴国处死。司马懿听说后,对众人说:“诸葛恪这种人多了去了!最近张敬仲预测诸葛恪必死,现在果然应验了。他的智慧真是超过了诸葛恪。”后来,张缉因为和李丰是世交,又住得近,李丰的儿子李藐曾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一些事情。李丰被收押时,事情牵连到了张缉,于是张缉也被抓起来,送进廷尉狱中,最终被赐死。他的儿子们也都被处死。张缉的孙子张殷,在晋朝永兴年间担任梁州刺史,相关事迹见于《晋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