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拾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章 公孙旧部附曹,陶谦兴衰之战,白话三国志,诗韵拾梦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人劝张温说:“陶恭祖原本凭借才能谋略被您看重,如今只因醉酒后的一点过失,您就不能宽容他,把他远远地抛弃到荒蛮之地,这样做,您的厚德就难以善终,四方的有识之士又该如何看待您呢?不如放下怨恨,恢复你们当初的情分,这样您的美德才能远扬。”张温觉得这话在理,便派人把陶谦追了回来。
陶谦回来后,又有人劝他说:“您之前轻视羞辱三公,这是自己犯下的过错,如今能得到赦免,张温对您的恩德已经够深厚了。您应该放下架子,言辞谦卑地去道歉。”陶谦嘴上答应着。可当张温在宫门口见到陶谦时,陶谦却仰着头说:“我是来向朝廷谢罪的,可不是为了您!”张温无奈地说:“恭祖,你的痴病还没好吗?”不过,张温最终还是不计前嫌,为陶谦摆下酒宴,待他如初。
恰逢徐州黄巾军起义,朝廷任命陶谦为徐州刺史。陶谦到任后,立刻率军攻打黄巾军,成功将其击退。董卓之乱爆发后,天下大乱,州郡纷纷起兵。汉献帝被迫迁都长安,与外界的联系断绝。陶谦心系朝廷,派人冒着危险,辗转多地向朝廷进献贡品。朝廷为嘉奖他,升任他为安东将军、徐州牧,并封溧阳侯。
那时的徐州,百姓生活富足,粮食充裕,吸引了众多流民前来投奔。可随着地位的提升,陶谦却渐渐背离正道,肆意而为。广陵太守琅邪人赵昱,是徐州一带的名士,为人忠诚正直,却被陶谦疏远。赵昱年少时就以孝顺闻名乡里,他的母亲曾患病长达三个月,赵昱忧心忡忡,整日守在母亲床边,衣不解带。他甚至握着粟米去占卜,祈祷时悲痛得泣血,乡亲们都对他的孝心称赞不已。后来,他拜在处士东莞綦毋君门下,学习《公羊传》,同时广泛涉猎其他学问。他潜心钻研多年,连自家的园子都不曾踏足,亲戚朋友都很少能见到他。偶尔回家探望父母,也是稍作停留便匆匆返回。他为人高洁廉正,秉持着礼仪,刚正不阿,没人能动摇他的志向。他致力于宣扬善举以教化民众,打击邪恶以矫正不良风俗。州郡多次征召他,他都称病不应。国相檀谟、陈遵一同征召他,他也不为所动,哪怕对方因此发怒,他也绝不改变心意。后来,他被举荐为孝廉,担任莒县县令,在任上大力宣扬五教,政绩卓着,成为其他地方的表率。黄巾军作乱时,他奉命出征,因战功被徐州刺史巴只上表列为第一,可他却觉得因战功受赏是一种耻辱,于是辞官回家。陶谦起初征召他为别驾从事,他称病推辞。陶谦又派扬州从事会稽人吴范传达旨意,赵昱依旧不为所动。陶谦甚至想用刑罚逼迫他,赵昱这才勉强就任。后来,赵昱被举荐为茂才,升任广陵太守。贼寇笮融从临淮逃窜到广陵郡界,赵昱率军迎战,不幸战败遇害。
与之相反,像曹宏这样的奸佞小人,却深受陶谦的亲近和重用。在他们的影响下,徐州的刑政混乱,许多善良的百姓都遭受迫害,徐州也因此逐渐陷入动荡之中。下邳的阙宣竟然自称天子,陶谦起初与他联合起来四处抢掠,后来却杀了阙宣,吞并了他的部众。
初平四年,徐州大地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曹操亲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陶谦杀来。一时间,喊杀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这片土地往日的宁静。
曹操此番征讨陶谦,心中满是仇恨。原来,曹操的父亲在途经泰山时不幸遇害,曹操认定这背后的主谋就是陶谦。此前,曹操虽有心报仇,但忌惮陶谦的势力强大,一直按兵不动。这次,他打着各种旗号,终于下定决心发动这场战争。
曹操的军队如狂风过境,一路攻城略地,接连攻克了十多座城池。很快,双方在彭城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陶谦的军队在曹操的猛烈攻击下,渐渐难以抵挡,阵脚大乱,士兵们四处逃窜。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堆积如山,无数百姓也因此遭殃。这场大战的惨烈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就连滔滔泗水都因尸体堵塞而无法畅流。
陶谦看着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心中满是无奈和绝望。他深知已无力再战,只能带着残兵败将退守郯城,试图凭借郯城坚固的城防来抵挡曹操的进攻。曹操这边,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由于粮草供应不足,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引军退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