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徭役
不如退而结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7章 徭役,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不如退而结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另外徭役期间百姓住的地方也很辛苦,基本上好一点就是搭个草棚子。
百姓们带着自己的铺盖在草棚下席地而睡,草棚勉强能挡雨,连遮风都做不到。
卫辞既要收买人心,那征徭役就绝对是一个机会。
为了这次徭役,卫辞调用了府衙账上残存不多的款项,为此次参加徭役的百姓们改善了伙食。
其实古代的百姓很容易满足的,卫辞都不需给他们吃白米白面配小菜。
杂粮窝头能给吃饱,每天再有两碗热点的汤水就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了。
以往他们做徭役,一顿就给两个小窝窝头,根本吃不饱,想喝碗热水还要自己掏钱买。
因为本次徭役有卫辞重点关注,下面的人完全不敢动什么手脚。
再加上卫辞拨的款项还算充足,参加徭役的百姓意外的发现,这一趟不算特别辛苦。
起码他们每天能吃饱,偶尔还能见点荤腥,这让苦了几十年的百姓们意外至极。
没想到他们竟会有一天在做徭役的时候吃到肉,这跟天降红雨有啥区别?
古代消息不流通,不是静江本地的百姓压根不知道他们又换了新领导。
但在吃饭之余难免会讨论到为何官府突然有了良心,这次徭役的伙食居然变化这么大。
这个时候无论是闫通判安排的人,还是静江本地见过卫辞审案的人,都立刻滔滔不绝的分享起了静江来了个青天大老爷的事。
许多百姓这才知道他们换了新知府,如今的知府卫大人是个难得的清官。
你跟很多被压榨的百姓无缘无故的夸新来的官老爷是好人,他们可能不会信。
但当他们吃着能见荤腥的菜,喝着滚烫的热汤水时,他们立刻就信了。
百姓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他们只知道给他们吃肉的官一定是好官。
与此同时,卫辞深知好名声不能只在百姓们口中流传。
因为掌握社会舆论的终究不是不识大字的百姓,而是能以笔为刀的读书人。
所以他没忘重点关注府学,只是捐书还不算,卫辞一有闲暇便会到府学亲自下场讲课。
他还增加了府学收纳学子的名额,静江有两个大县是有县学的。
但比府学还不如,里面连举人教谕都没有。
卫辞在每个县的县学也实行了考试制。
每年期中期末,每个县学的头三名学子均有机会进入府学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