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幺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 白纸追魂,民间故事录合集,零幺捌,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23年深秋的香港湾仔,民间生活馆的玻璃幕墙倒映着皇后大道东的车水马龙。五十六岁的导览员黄秀棠调整着射灯角度,1940年代的邮差制服在光影中泛起奇异青芒。实习生小林突然举着手机凑过来:\"阿棠姐,这个鬼邮差视频点击破百万了!\"屏幕里夜色浓稠如墨,某栋唐楼门缝正被塞入雪白信封,邮差制服的背影仿佛从历史旧照中渗出。

黄秀棠的指尖擦过展柜里泛黄的信封,四十四年前的雨声在耳畔轰然炸响。那是1979年的台风夜,十二岁的她蜷缩在石水渠街老宅阁楼,隔着雨帘望见对街门廊下的卡其色身影。邮差帽檐滴落的雨水在月光下凝成银线,浸湿的邮包渗出沥青般的黑水。当闪电劈开夜幕的刹那,那人仰起的脸庞上跃动着两簇幽蓝火苗——那根本不是活人的眼睛。

\"这是本月第三封了。\"1957年的陈永年攥着染血的绷带,被弹片削去三指的右手仍在渗血。二十米外的星街废墟还飘着焦糊味,日军遗留的哑弹今晨突然引爆。此刻他盯着门缝下露出的白信封,冷汗浸透的衬衫紧贴着后背。父亲陈伯的惊叫穿透门板时,他冲进堂屋正看见老父颤抖的双手展开竹纹宣纸,空白处洇着星街土地庙特有的暗红纹路,像极了哑弹爆炸时飞溅的人血。

洪圣庙的铜铃在1963年盂兰节彻夜急响。第三代庙祝林振英将桃木剑横在膝头,七星灯的火焰在供桌上摇曳出诡谲人影。父亲临终前的告诫在香火中浮现:\"邮包泛青时,便是索命夜...\"凄厉的猫嚎刺破寂静,罗盘指针在皇后大道东疯狂旋转。月光下,卡其制服的邮差正将信封塞入门缝,邮包泛着磷火般的青芒。五帝钱落地成北斗阵的瞬间,那东西缓缓转头,帽檐阴影中两团蓝火倏地暴涨。

三日后对门陈家的哭嚎声里,十二岁的黄秀棠目睹了最诡谲的一幕——陈永年七岁独子的寿衣中抽出的白纸,在香烛间化作片片竹叶形灰烬。她追着林振英冲出灵堂,老庙祝在洪圣庙门槛前顿住脚步,从香案下抽出泛黄的宣纸卷。1937年的弹孔在竹纹纸上绽成血梅,三百张这样的死亡预告曾埋在星街废墟。\"每张都写着死期。\"林振英的声音混着铜磬余韵,\"送信的不是邮差,是生死簿的勾魂笔。\"

1998年清明晨雾中,黄秀棠抚过星街新植的紫竹。当年法师种下的驱邪竹已亭亭如盖,珠纱在叶隙间若隐若现。土地庙前的三炷清香袅袅缠绕着\"邮差制服捐赠展\"的海报,记者的话筒突然戳到眼前:\"这些老物件真能镇住传闻吗?\"她望着展柜里1940年代的邮差包,卡其布上的褐斑在阳光下泛起油光,昨夜梦境中蓝火跃动的眼窝与竹叶灰烬再次重叠。

手机在2023年万圣夜骤然震动,工作群照片里七张竹纹宣纸从皇后大道东墙缝剥落,每个右上角的暗红指印都精确复刻1937年的弹道轨迹。闭馆铃声响起时,小林发现异常——展柜玻璃内侧凝结着细密水珠,1940年的铜邮筒投信口正缓缓吐出雪白纸角。街道尽头传来老式邮车的叮铃声,卡其衣摆闪过转角处的监控红光。

洪圣庙方向传来三声铜磬,黄秀棠摸出存了十年的\"林师傅\"号码。紫竹在夜风中沙沙作响,星街土地庙的长明灯忽明忽暗,将百年生死投映在砖墙上,宛如褪色邮戳盖在时光的信封。当年林振英临终前塞给她的桃木簪突然发烫,簪头刻着的\"洪圣镇魂\"四字在黑暗中泛起金芒,指向展馆中逐渐凝实的卡其色身影——那个在暴雨夜、盂兰节、台风天送了三代人上路的东西,正隔着玻璃柜与她对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两界穿梭之七零年代

努力活着2

乖软玫瑰一巴掌,野戾大佬跪地哄

拥我九春愁

旖旎奇遇记

霜见珑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用户88002538

带着空间穿七零,搬空家里去下乡

七七0209

明远回家

林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