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京菇喜生双棒 大清回院庆生
用户8800253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章 京菇喜生双棒 大清回院庆生,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用户88002538,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大清点点头,目光在两个孙子之间来回移动,怎么也看不够。他突然想起什么,转头对傻柱说:“这是何家的长孙出生,得好好庆祝一下。我打算在大院办四十桌,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傻柱惊讶地张大嘴:“四十桌?爸,这会不会太...”
何大清摆摆手,随即又想到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波,语气转为谨慎:“不过现在形势特殊,还是低调些好。就在大院里办,请街坊邻居们吃顿饭就行,不张扬。”
秦淮茹在一旁若有所思。她明白丈夫的顾虑,最近确实风声渐紧,太铺张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回到病房,何大清对秦京茹说:“京茹啊,你好好休息。我已经让你柱子哥去通知你父母了,过两天就接他们来照顾你月子。”
秦京茹眼睛一亮:“真的?谢谢爸!”她一直担心月子期间秦淮菇孩子太多腾不出手,没人照顾,现在听说父母要来,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接下来的几天,何大清一直留在四九城。他亲自张罗着孙子的庆生宴,虽然说要低调,但宴席的标准却比上次傻柱结婚时还要高。鸡鸭鱼肉样样俱全,甚至宴席上喝的是茅台酒。
宴席当天,整个大院都沸腾了。四十桌酒席从何家门前一直摆到了中院,每家每户无论男女老少都上了桌。聋老太太、易忠海夫妇、刘海中、阎埠贵等大院的长辈们都被请到了主桌。
“老何啊,你可真有福气!一下子得了两个大孙子!”易忠海举着酒杯,由衷地祝贺道。
何大清笑得合不拢嘴:“是啊,这是何家的福气,也是大家的喜事!来,干杯!”
酒过三巡,何大清看着热闹的场面,心中突然有了个想法。他悄悄跟老太太耳语几句,老太太点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
“各位,”何大清站起来,敲了敲酒杯让众人安静,“趁着今天这个大喜的日子,我有个事情要宣布。”
所有人都停下筷子,好奇地看向何大清。
“我们何家能有今天,离不开大院各位多年的关照,特别是易忠海易大哥和易大嫂。”何大清说着,向易忠海夫妇方向点点头,“这些年,他们一直把傻柱当自己孩子一样照顾,我和老太太都记在心里。”
易忠海连忙摆手:“老何你这话说的,都是应该的...”
何大清没让他说完,继续道:“所以今天,我想让傻柱正式认易大哥和大嫂为干爸干妈,以后为他们养老送终!傻柱,过来!”
傻柱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快步走到易忠海夫妇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干爸!干妈!”
易忠海夫妇完全没料到这一出,一时间呆住了。易大妈最先反应过来,眼泪“唰”地流了下来,颤抖着手去扶傻柱:“好孩子...快起来...”
易忠海也红了眼眶,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他们夫妇一生无子,养老问题一直是心头大患,如今突然有了傻柱这个干儿子,怎能不激动?
“这...这...”易忠海看向何大清,“老何,你这是...”
何大清拍拍他的肩膀:“易大哥,这些年你对傻柱的照顾,我都看在眼里。从今往后,傻柱就是你们的儿子,等你们老了,他一定会好好孝顺你们。”
易大妈已经哭成了泪人,她一把抱住傻柱:“我的柱子...”
大院的人都被这一幕感动了,不少人偷偷抹眼泪。
就在这时,易大妈突然想起什么,擦了擦眼泪对易忠海说:“老易,快回家把那个...那个拿来!”
易忠海会意,匆匆离开,不一会儿捧着一个红布包回来。易大妈接过,塞到傻柱手里:“孩子,这是干妈干爸的一点心意...”
傻柱打开一看,竟然是厚厚一沓钱,看厚度至少有一千元!这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
“这...这我不能要!”傻柱连忙推辞。
“拿着!”易忠海斩钉截铁地说,“给两个孩子的,必须收下!”
大院的人都惊呆了,议论声此起彼伏。一千元!易忠海夫妇可真是下了血本啊!
阎埠贵站在人群外围,脸色阴晴不定。他暗自懊恼,怎么自己就没想到让儿子认易忠海做干爹呢?易忠海可是八级钳工,工资高存款多,将来遗产肯定不少...
何大清见状,满意地点点头。他这一招可谓一箭双雕:既解决了易忠海夫妇的养老之忧,又为何家在大院中建立了更稳固的关系网。有易忠海这个八级钳工做靠山,傻柱在自己回昌平后在四合院也不会被人算计了。
宴席持续到晚上才散。何大清喝了不少酒,但头脑依然清醒。他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星斗,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安排。
秦淮茹走过来:“大清,您喝了不少,早点休息吧。”
何大清摇摇头:\"淮茹啊,我过两天就得回昌平了。县里工作忙,不能久留。你和孩子们跟我一起回去,棒梗就留在这里上学吧,有她奶奶照顾着,要是有事也可以去找老太太和柱子。“
秦淮茹有些犹豫:“大清,京茹刚生完孩子,我想留下来帮帮她...“
“不用,“何大清摆摆手,“我已经安排秦大岭夫妇来照顾京茹月子了。再说有易忠海夫妇在,傻柱两口子不会有事。”
三天后,何大清带着秦淮茹和孩子们返回昌平。临行前,他再次来到医院,看着婴儿床上的两个孙子,依依不舍。
“爸,您放心,我会常带孩子们去昌平看您的。”傻柱保证道。
何大清点点头,又叮嘱了一番照顾孩子的注意事项,这才上车离去。
车子驶出四九城,何大清望着后视镜中逐渐远去的城市轮廓,心中五味杂陈。两个孙子的出生为何家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又像一片乌云笼罩在心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