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断线的风筝,明远回家,林和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75年12月10日。评奖结果公布,只有我一人获奖。志远兄因家庭成分问题被除名。我去理论,被书记警告不要多事。志远兄反而安慰我,说科学没有阶级性,成果能为国家所用就好...\"
日志最后一页写着:
\"1976年3月18日。志远兄的妻子今早难产去世,留下一个男婴。他因'反革命言论'被连夜带走调查。我托关系去医院抱回孩子,决定抚养他长大。给孩子取名'明远',取'志存高远,心向光明'之意。等志远兄回来,我要给他一个惊喜...\"
许明远的视线模糊了。原来他的名字承载着两个父亲共同的期望。
\"他们后来...见过面吗?\"他艰难地问。
老张叹了口气:\"八十年代平反后,志远回来找过。但那时建国已经调去西北研究所,你们搬走了。再后来...\"老人指了指铁盒底层。
许明远掀开垫纸,发现一张1995年的合影:背景是西北的戈壁滩,蓝志远和许建国并肩而立,中间站着少年时期的自己。背面写着:\"重逢于酒泉,明远十五岁生日。\"
他竟然完全不记得这次见面。
回家的路上,许明远的手机响了。是李玉芹的主治医师:\"许先生,您母亲的脑部扫描结果出来了。那个病灶...消失了。从医学角度,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推开家门,许明远闻到一股熟悉的艾草香。客厅里,李玉芹正在教小满包青团,桌上摆着几个成品,形状酷似小小的风筝。
\"回来啦?\"李玉芹抬头微笑,\"正好,青团刚出锅。你爸以前总说,艾草要采清明前的才香。\"
许明远拿起一个青团,咬了一口。熟悉的味道瞬间唤醒了他深埋的记忆——十五岁那年,在西北的星空下,确实有个穿蓝布衫的男人给他塞过这样的青团。那人眼里含着泪,摸着他的头说:\"长这么高了...\"
\"妈,\"许明远轻声问,\"爸和养父...他们是怎么和好的?\"
李玉芹的手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包着青团:\"那年你养父查出肝癌晚期,给你生父写了封信。信里就一句话——'来看看孩子吧,他长得像你'。\"
小满举起一个歪歪扭扭的青团:\"爸爸,你看我包的星星!\"
青团上确实捏出了五个小角。许明远突然想起什么,翻出那张百日全家福的底片,对着阳光仔细看。在三个大人的手共同托着的襁褓上,隐约可见一个小小的五角星痕迹。
那天晚上,许明远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星空下。蓝志远和许建国从远处走来,每人手里牵着一根风筝线。线的另一端消失在银河里。
\"爸...\"他向着两人伸出手。
蓝志远微笑着把风筝线交到他手中:\"明远,线可以断,但风会记得。\"
许明远醒来时,窗外正下着雪。书桌上多了一个竹编的小风车,叶片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字。他凑近一看,是整部《风筝制作指南》的微缩版,字迹与蓝志远的一模一样。
最后一页写着:\"所有迷失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就像风筝,断了线的才是真正自由的开始。\"
院子里,银杏树下,那个融化的雪人已经完全消失了。但在它曾经站立的地方,冒出了一株嫩绿的艾草苗,在雪地里倔强地伸展着叶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