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老店秘密,明远回家,林和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母亲的笔迹...\"蓝思远小心翼翼地翻开册子,突然瞪大眼睛,\"这...这是舅舅和许先生的'归鸿计划'!\"
许明远凑近查看,册子第一页写着:
「归鸿计划记录簿
蓝志远 许建国 共笔
1975年始」
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公式和草图,中间夹杂着蓝雅芬的批注。翻到最后一页,许明远看到了令他血液凝固的内容——一张完整的风筝设计图,标注着\"跨海峡通讯用,载重500g,抗风10级\",署名日期是\"2018.1.3\",正是父亲去世前两个月。
\"原来他们一直在...\"许明远声音哽咽,\"用风筝传递的不只是思念...\"
\"还有这个。\"蓝思远从匣子底层取出一张照片。画面中,年轻的蓝志远和许建国站在荒野中,共同举着一个形状怪异的大型风筝,背景是简陋的砖房。照片背面写着\"甘肃,1976年冬,'鸿雁一号'试飞前\"。
李玉芹颤抖着接过照片:\"那天零下十五度...他们偷偷试飞,风筝线把手都割出血了...\"她的眼神越过照片,看向远方,\"建国说这风筝能飞到台湾,志远就笑,说那得先问问蒋公同不同意...\"
众人沉默。许明远想起养父手上那些奇怪的疤痕,原来那不是劳动留下的。
晚饭后,许明远独自在工作室研究那本记录簿。其中一页引起他的注意——1979年的记录显示,他们曾成功用风筝将一封信送到了海峡中线附近的小岛上。页边有蓝雅芬的批注:「大哥,风筝落在澎湖了!渔夫捡到交给学校老师,那人竟是我中学同学!信已安全转交,勿念。」
许明远计算着距离,心跳加速。如果四十年前就能做到这样,如今结合养父的新材料...
\"爸爸!\"小满突然推门进来,手里举着个陈旧的铁皮盒子,\"我在阁楼找到的!\"
盒子里是一卷微型胶片和几页密码表。蓝思远闻声赶来,看到内容后倒吸一口气:\"这是...舅舅他们当年用的密码?\"
胶片在灯光下显示出密密麻麻的点和线。许明远想起养父曾教过他的一种基于风筝线纹路的密码,急忙取出密码表对照。随着解码进行,一段隐藏的历史逐渐浮现——原来在文革期间,父亲和养父利用风筝研究为掩护,一直在为航空航天部门秘密提供空气动力学数据。
\"难怪...\"蓝思远恍然大悟,\"母亲总说舅舅的信要'横着读'...\"
夜深了,高雄的灯火在窗外闪烁。许明远将新材料样品铺在父亲最后的设计图上,两者完美契合。他突然明白\"归鸿\"的真正含义——不仅是离散亲人的归来,更是几代人未竟梦想的回归。
\"表弟,\"蓝思远轻声说,\"明天的风筝节,我们要让'归鸿'真正飞起来。\"
许明远望向窗外的夜空,猎户座的三颗星格外明亮。他仿佛听到父亲的声音在风中低语:\"线够长,就能飞到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