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生命的微光,明远回家,林和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消毒水的气味弥漫在病房里,晨光透过百叶窗在白色床单上划出均匀的光带。明远望着苏晴沉睡中苍白的脸,她脖子上那道疤痕下方,又多了一条新鲜的缝合线。监护仪有节奏地发出\"滴滴\"声,像是某种无情的倒计时。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林姐的第七个未接来电。明远轻轻带上门,走到走廊尽头才回电。
\"星辰创意在《建筑评论》上发了篇文章,\"林姐的声音透着疲惫,\"暗示我们的设计理念剽窃了他们三年前的'城市细胞'计划,还说你利用岳母的关系获取内幕信息...\"
明远额头抵在冰凉的窗玻璃上:\"先发声明澄清,其他等我回工作室处理。\"
\"还有,老城厢项目启动会明天...\"
\"推迟。\"明远打断她,\"苏晴刚做完手术,这几天我必须在医院。\"
挂断电话,明远发现小满不知何时站在走廊那头,抱着她的小熊书包,岳母牵着她的一只手。小女孩眼睛红红的,显然哭过。
\"爸爸,我给妈妈带了'家树'的叶子。\"小满举起一片桂花树叶,边缘已经有些蔫了,\"可是它不香了...\"
明远蹲下身抱住女儿,那片树叶硌在他的掌心。岳母轻声说:\"医生要找家属谈话。\"
主治医生的办公室里,ct片挂在灯箱上,那些模糊的阴影像不祥的乌云。\"病灶靠近动脉,本地做不了这种高难度手术。\"医生推过一张名片,\"北京的王教授是这方面的权威,但他下月就要出国交流...\"
明远盯着名片,耳边嗡嗡作响。去北京意味着至少一个月的陪护,而老城厢项目刚中标,养老院二期工程正在关键阶段...
\"我们明天就出发。\"岳母斩钉截铁地说,转向明远,\"你留下处理工作。\"
\"可是...\"
\"没有可是。\"岳母罕见地抓住他的手,\"苏晴需要最好的治疗,但'共生设计'是你的梦想,也是那么多人的指望。\"她看了眼门外正在数树叶的小满,\"更何况孩子需要稳定的环境。\"
明远想说些什么,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了。窗外的梧桐树在风中摇晃,一片黄叶粘在玻璃上,像被抛弃的小船。
安顿好小满午睡后,明远匆匆赶回工作室。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林姐和团队围着电脑争论不休,桌上散落着外卖盒和空咖啡杯。
\"星辰创意挖走了我们的结构工程师,\"林姐直截了当地说,\"还向老城厢居民散播谣言,说改造后会涨三倍租金。现在二十多户联名反对我们的方案。\"
实习生小刘补充:\"养老院二期也因为材料涨价超预算了...\"
明远翻开投诉信,熟悉的字迹刺痛了他的眼睛——是岳母的老邻居赵伯伯写的。电话突然响起,老城厢项目组的通知:若一周内不能平息居民抗议,将重新评估中标结果。
窗外天色渐暗,那棵桂花树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孤独。明远想起苏晴手术前夜说的话:\"记得我们为什么给工作室取名'共生'吗?不是完美平衡,而是彼此成全。\"
次日清晨,明远带着小满来到老城厢。抗议的居民聚集在弄堂口,赵伯伯正在激昂地演讲。小满突然挣脱明远的手,跑到人群前举起她的画本。
\"赵爷爷!这是我画的你们家!\"童稚的声音让喧闹暂停,\"妈妈说这里的天井能看见星星,我想看!\"
老人愣住了,接过画本——歪歪扭扭的线条勾勒出老宅模样,窗口画满五角星,角落里还有棵开花的树。
\"这是...家树?\"赵伯伯问。
小满点头:\"爸爸说每个家都该有棵树,越长越大,就像记忆一样。\"
人群中的林奶奶突然抹眼泪:\"我在这天井带大三个孩子...不是反对改造,是怕改了就不认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