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他们的确很傻,却傻的可爱
幕后天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他们的确很傻,却傻的可爱,她越哭他撞得越凶现言免费,幕后天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顾方远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画面。
欧式风格的洋房矗立在梧桐树下,爬满藤蔓的围墙内,喷泉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他知道,那个年代华侨归国支援建设的故事数不胜数。
这些老人将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国家,在功成身退后,才选择回到亲人身边。
他们用半生的心血,为中国科技发展筑起基石,这样的人,的确值得敬重。
两辆三轮车一直骑到街道的尽头,黄浦江潮湿的风裹挟着汽笛声扑面而来。
拐过街角时。
顾方远二人一阵无语。
没想到这么巧,卖房子的人,竟然距离他们停船的地方,没有超过500米。
不过也就是这500米,宛如跨过了一个世界。
一边是繁忙的码头,周围都是络绎不绝的来往人群。
另一边,突然变得宁静下来,周围还有不少花坛树木,周围房屋大多都是欧美风格。
就好像跨越了‘租借地’。
靠近黄浦江边,还有一片小型滨江公园。
站在滨江公园的江边,甚至可以看见远处‘杨树浦码头’繁忙的景象。
“这里原本是美英租界,所以很多地方保留了西方风格。”林昌军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后来收回租界,又将这些房子分给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他指着江边那座哥特式钟楼。
“晚上来滨江公园散步,还能看见江对岸的霓虹。这附近住着不少外国人,普通人很难交流,不过对你来说没什么障碍。”
他是亲自领教过顾方远的英语水平。
自己在对面连个弟弟都算不上。
林昌军带两人在周围转了一圈,这才来到花园洋房。
顾方远不但在这里见到了老研究员,还有研究员的妻子和儿女。
老研究员的儿子和女儿这次过来,就是接老人家回美国的。
原本准备将房子交给朋友帮忙代售,刚好林昌军打电话过去,干脆亲自接待了。
穿过爬满紫藤的拱门,一座花园洋房豁然眼前。
主楼红砖清水墙,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尖顶阁楼的老虎窗探出半卷窗帘,总共三层。
次楼车库的铁艺大门紧闭,旁边晾晒的亚麻桌布随风轻摆。
前院的喷泉池早已干涸,却仍能看出巴洛克风格的繁复雕刻,玫瑰园里,褪色的木牌歪斜地写着拉丁文植物学名。
可能为了省钱,庭院维护的并不是很好。
“顾先生?”银发老者推开雕花木门,身后跟着西装革履的子女和裹着羊绒披肩的老妇人。
老人的中山装袖口磨得发白,却别着一枚锃亮的国徽领针,“原本准备委托老友代售,没想到小林来电话,倒是省了周折。”
“老人家,冒昧前来,打扰了!”顾方远礼貌回应。
老者笑着招呼众人进屋。
顾方远踏入玄关。
水晶吊灯的光斑在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地面上跳跃。
胡桃木楼梯扶手泛着包浆的光泽,转角处陈列着青铜犀牛雕塑,空气中浮动着雪松香与旧皮革的气息。
二楼书房的书架上。
俄文与英文的学术着作挤得满满当当,泛黄的论文手稿间,还夹着张泛黄的合影-----年轻的研究员站在实验室里,身后是苏联专家竖起的大拇指。
显然还没来得及收拾完。
老爷子的儿子,为他们介绍了一遍房屋。
“这房子带全套家具,连佣人也没有辞退,你要用就留着,不用就打发走。”老人的儿子推了推金丝眼镜,从公文包里拿出各类房屋证明。
“不过得提醒您,现在特殊时期,佣人......”他压低声音,“最好说是远房亲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