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意外陡生
辛西娅15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意外陡生,女人一旦尝到粗硬的心理变化,辛西娅158,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安二年,春天来得格外迟缓。翊京城内,残雪未消,刘琦裹紧狐裘,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
这已是她数度被拒之门外,作为新任天子伴读,本该是莫大的荣耀,如今却成了京中笑谈。
“刘公子,陛下今日身体不适,不听课了。”一个小黄门匆匆从朱漆大门内走出,眼神闪烁不定,始终不敢与她对视。
刘琦微微颔首,脸上看不出丝毫愠色:“有劳公公转告,臣明日再来请安。”
转身离去时,她听见身后传来窃窃私语:“又是那个刘修的兄长……听说荆州刘家尽出些不学无术之辈……”
寒风刮过脸颊,刘琦不自觉握紧了袖中的拳头。入京以来,弟弟刘修留下的恶名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她隔绝在京城权贵圈外。
“刘兄留步!”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刘琦回头,看见一个身着青色锦袍的年轻文士快步追来。
那人面容清癯,一双明亮的眼睛透着书卷气。他腰间系着一条月白腰带,行走时衣袂翻飞,更显风姿俊朗。正是同为天子伴读的王粲。
“王兄。”刘琦拱手行礼,声音里带着几分真诚的敬意。在京城这些时日,王粲是少数几个愿意与她交谈的人。
王粲气喘吁吁地站定,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一卷用青布包裹的竹简:“昨日答应借你的《楚辞集注》,差点忘了。”他说着,嘴角扬起一个歉意的笑容,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刘琦接过竹简,指尖触到冰凉的竹片,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多谢王兄记挂。”
她小心翼翼地解开青布,竹简上工整的隶书墨迹犹新,显然是王粲亲手抄录的。
虽然刘修曾害得王粲落入太液池中,差点丢了性命,可王粲生性纯善,爱憎分明,从不会把刘修的过错算在刘琦头上。相反,他对这位初来乍到的同窗多有照拂,时常借书给她,偶尔还会邀她一同品茶论诗。
刘琦初来乍到,却也在这些时日摸清了京城的规矩。在这翊京城里,真正执掌朝政的是那位丞相王镜。她虽为女子,却手段了得,权倾朝野。
入京以来,刘琦多次听闻这位女丞相的事迹。有人说她曾在宫学授课,讲解术数时鞭辟入里;也有人说她处理政务时雷厉风行,没有人敢阳奉阴违。刘琦一直想找机会拜见,却始终无缘得见。
前日她在太学藏书阁偶遇王粲,两人谈起近日京中趣闻。王粲不经意提到,三日后是吕布将军夫人的寿辰,吕府将设宴庆贺。吕布虽为武将,但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若能结交,或许能改变目前的窘境。更重要的是,届时丞相王镜也会出席。
刘琦闻言心中一动,假装不经意地问道:“王兄可会赴宴?”
王粲笑道:“家父与吕将军有些交情,自然是要去的。”
“如此盛事,不知……”刘琦欲言又止。
王粲会意,爽快地说:“刘兄若有意,不如与我同往?正好可以为你引见几位朝中大人。”
刘琦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郑重地拱手道:“如此甚好,多谢王兄引荐。”
寒风吹动两人的衣袍,太学门前的古柏发出沙沙的响声。刘琦抬头望了望阴沉的天色,心中却比来时明亮了许多。这或许就是她在京城立足的转机。
几日后,刘琦换上一袭靛青色深衣,腰间佩玉,随王粲前往吕府。
马车穿过繁华街市,停在了一座气派的府邸前。府门两侧立着数十名甲士,威风凛凛。
门房高声通报后,他们踏入吕府。刘琦立刻感受到无数目光投来,有好奇的打量,有轻蔑的斜睨,更多的是因刘修之事而生的疏远与戒备。
“那位就是荆州刘表的公子?听说他弟弟在京城闹出好大笑话……”
刘琦面色如常,她随王粲穿过庭院,向主座走去。庭院中张灯结彩,数十张檀木案几呈扇形排开,宾客们锦衣华服,觥筹交错。
主座上,吕布端然而坐。身形魁伟,一袭玄色锦袍愈发衬得肩宽背阔。面容棱角分明,浓眉如剑,双目炯炯有神,颌下蓄着修剪得宜的短须。虽在宴席之上,仍保持着武将特有的挺拔姿态,不怒自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